有夠熱!夜跑、洗熱水澡也中暑

 |2016.06.17
2355觀看次
字級
三總醫師朱柏齡(中),展示全國首創降溫病房,緊急救治中暑重症病患之用。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全台飆高溫屢創紀錄,忽略降溫、補充水分恐怕抱病號。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五月至本月十五日止,全台共有五百四十一人次因熱傷害就診,日前有患者因夜跑、泡熱水澡中暑,出現急性腦病變、急性腎衰竭及橫紋肌溶解等症狀,國健署表示,熱傷害六大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衛福部統計,今年五月共有三百四十二人次因中暑、熱衰竭等熱傷害就醫,比去年同期暴增七成;本月一至十五日就有一百九十九人熱傷害就醫,光是本月五日就多達三十九人熱到就醫。

運動別忘補充水分

不少喜愛路跑的民眾以為夜跑比較涼爽,但夏夜溫度仍高,不可不慎;三總日前收治一名身材壯碩有路跑習慣的三十三歲上班族,日前報名二十一公里夜跑,但當天氣高溫悶溼,全程又只喝水六百毫升,跑到十五公里處就體力不支昏倒,送醫時體溫高達四十一度,所幸降溫後清醒,檢查發現有併發急性腦病變、急性腎衰竭及橫紋肌溶解症。

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指出,今年五月上旬就出現中暑患者,比往年提早,接下來六月及七月炎熱夏季,全台仍有數十場路跑,有些甚至在下午開跑,若當天陽光普照未下雨,將是導致中暑的高危險天氣,主辦單位及民眾應注意防範。

朱柏齡提醒,中暑危險因子除了高溫高溼外,沒有充足飲水、有慢性病、熱適應不足、劇烈運動想要突破自我極力衝刺、前一晚睡眠不足、體型肥胖等、服藥、感冒等,都是高風險因子,必須特別小心。

不止戶外運動或工作容易中暑,朱柏齡也曾收治一名七十二歲、平時愛洗熱水澡的老先生。這位老先生每次都洗上半小時才過癮,盛夏某日在浴室超過四十五分鐘沒動靜,家人進入浴室發現已昏倒全身發熱,馬上送到急診室降溫後清醒,但仍有急性腦病變、急性腎衰竭及橫紋肌溶解症。

朱柏齡說,若發現有人疑似中暑或熱衰竭,將患者移至陰涼處,去除衣著只留貼身衣褲,用噴霧狀冷水將病人全身噴溼,置於電扇前吹風,將冰袋或冰毛巾置於大動脈通過處,如頸部、腋窩及鼠蹊部,並將患者置放於開放且空氣流通的運輸工具上盡速送醫。

6大危險族群注意

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熱傷害六大高危險族群包含嬰幼童、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過重及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大於二十四)等,更應避免曝晒於高溫。

國健署提醒,若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遇見中暑這麼做

1 將中暑病人移到陰涼處。

2 鬆解病人衣服,最好只留貼身衣褲。

3 以噴霧狀冷水將病人全身噴溼,或可吹電扇。

2 將冰袋或冰毛巾放在頸部、腋下及鼠蹊部等大動脈位置。

5 送醫時交通工具應空氣流通良好。

6 送醫過程需持續降溫。

資料來源/朱柏齡醫師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