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周記 孤城唱片行 文/劉思坊 |2016.06.14 語音朗讀 13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社記者 若要找出近年來像台灣雲豹般整體滅絕的產業,唱片行一定可以擠進十大排行榜。不管是連鎖的大商城也好,還是獨立經營的小店也好,普遍的程度就像鹽酥雞攤一樣,在街頭巷尾胡亂開張著。那時試聽唱片的服務並不普及,若不是一開始就有明確的購片目標,對顧客而言,唱片行有時更像是個藏著小型畫作的藝廊,拿起架上的專輯,想像封面的圖案將怎樣與音樂節奏互相結構成有機整體,不失為一種樂趣。那是個買唱片毫不手軟的時代,家裡的CD櫃上總有幾張唱片,如磁磚畫一樣,擺著看著也就有了它的意義。 十七歲的生日收到的一張美國後裔樂團(Offspring)的專輯。那個卡其服燙得整整齊齊的高瘦男孩,誇張地開闔著齒列不整的嘴,從書包裡遞出一張深藍色系的唱片(居然沒有任何包裝!),說是給我的生日禮物。仔細一瞧,唱片殼上畫著一位盪著鞦韆的男孩,胸前懷抱著不是小兔子小貓那樣溫順可人的動物,而是一隻幾乎跟他身體同大的蟑螂。「這到底是為什麼啊?」我實在無法理解。「不覺得很酷嗎?」他又擠著眼眉用誇張的方式說著。藉由餽贈與收受唱片,將唱片中畫面與音樂轉化成比文字更複雜的密碼。餽贈的人出了題,接受的人為了解題,也只能盯著這畫面反覆思量,放著音樂反覆聆聽。 但唱片行一家一家收起來以後,傳送與解讀這些密碼的機會,也從生活中消失了。 一直到某個天雨欲來的下午,我在北國某個古樸而孤絕的小鎮裡閒晃。小鎮裡人煙稀少,連間像樣的咖啡店都沒有。然而,這樣微小蕭條,與外界隔絕的孤城,卻意外有著兩三間唱片行。像是在絕境裡找到生存的養分,本來在其他世界裡瀕臨絕種的行業,卻在這孤城裡既絕望又滿足地存在。我鼓起勇氣,推開了玻璃門,總覺得在這裡,應該可以找到有著比「抱著蟑螂的男孩」更莫名其妙的封面設計的唱片,即使此時男孩已不知去向,即使我也慢慢地長成,一個不太能接受莫名其妙,缺乏想像力又無趣的大人。 前一篇文章 瞭望拉美 墨西哥篇 身不由己,只因離美國太近? 上 下一篇文章 一見傾心 熱門新聞 01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善念是財富 也是幸福之道2025.08.1004成都世運開幕 中華120選手征戰2025.08.0805佛光會訪越南 推人間悅讀、贈輪椅 2025.08.09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22025.08.0807蘋果含可溶性纖維素 有助降低膽固醇2025.08.0808美國課徵晶片關稅100% 台積電豁免2025.08.0809新馬寺無肉夜市 逾2千人響應2025.08.0810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小心眩暈症找上門2025.08.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詩】曾經【我行遲遲】仙遊‧仙遊【閃文集】黃金杯【浮世畫框】日出【詩】北方的山谷,有座海子──暖暖藍染【父母親的話】父親教我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