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甲
雖然已經有兩、三年時間沒見過慧姐的女兒,但印象中,慧姐這個今年就讀高二的女兒,除了家教好、有禮貌外,在學習上也頗為自律,懂得自我要求;因此,當慧姐提及這個女兒近來有尋短的念頭時,著實令我嚇了一大跳!
為什麼一個正處在生命最璀璨耀眼階段,且「近乎完美」的孩子,會對人生感到失落,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原來,慧姐的女兒從小就被教導要懂得判斷是非對錯、行為舉止要合宜得體,因而培養出極為嚴謹的「道德標準」,不僅對自我的要求如此,看待周遭人事物的尺度也是如此,任何事情看在她眼中,非黑即白。
所以,她看不慣班上有人搞小團體,刻意排擠某些同學;她無法接受考試時有人看小抄、偷作弊;甚至老師以成績好壞,做為獎懲的依據,她都會莫名地感到氣憤。於是,漸漸地她無法信賴周遭任何人,連原先與她相互往來的友伴,也覺得她太「大驚小怪」,而和她漸行漸遠。
聽完慧姐的描述,讓我不禁感慨,想要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一點兒也不簡單,起碼要能接受對錯、黑白之間灰色地帶的存在;期盼,慧姐的女兒能早些悟得「留下一點灰,心裡才不會蒙塵」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