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第二天,各地高速公路塞成一片,昨天傍晚開始國5雪隧北返車流壅塞,五公里多的連續車陣延伸至平面道路,造成宜蘭地區大塞車。圖/許正宏
【本報台北訊】昨天國道車潮緩解,交通部長賀陳旦的連假疏運「第一戰」主戰場仍在連假第一天,交通部今年端午連假祭出夜間收費、國道客運全日優惠,雖國道夜間免收費未讓用路人移轉到白天,國道客運也比往年增開更多班次,但兩者共同點都證明兩大新政並沒有改變用路人習慣,夜間照樣上路、開車的仍是開車,如何改變用路人習慣,將成為賀陳旦最大考驗。
交通部昨天公布,連假首日國道車流量為二百六十五萬次,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七。但從日、夜間流量占比來看,今年有一成三的車流量在夜間上路、去年是一成二,雖證明實施多年的夜間免費已無助分流,收費卻也未抑制民眾夜間上路。
此外,交通部協調四大國道客運業者,祭出白天八五折、夜間七五折優惠,連假首日西部全天運量,比去年增加一成二,但實際訪問搭客運的仍是同批會搭公共運輸的人,或未買到高鐵台鐵票轉搭客運的旅客,並未吸引太多開車族。
雖然夜間搭客運折扣較低,但夜間占比增加幅度不到百分之一。加上全日總車流量二百六十五萬輛次,比去年二百一十七萬輛次增加,更添容量有限的國道乘載壓力,顯示夜間收費和國道優惠都破功。
賀陳旦給自己的「三個考驗」,自認為過關一題半,但是整體來看,共同點都是用路人習慣根本沒改變,恐要面對更嚴峻的「三大難題」──
如何轉移開車的人改搭大眾運輸、搭乘國道客運夜間班車如何轉乘接駁,真正改變用路人習慣,降低國道車流量。
賀陳旦過去兩天提到「先給後要」,先給出更多公共運輸選擇、再透過高乘載等方式管制。
載滿才准上路 增加轉乘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羅孝賢認為,端午連假證明過去實施夜間免費措施等於「把錢丟到水裡」,民眾無感夜間免費、更氣白天收費還塞車。
他說,改變用路人習慣需要時間,下階段可先鎖定一、兩人的開車族,善用ETC大數據,增加高乘載時段或範圍,車內載滿兩人、或三人以上才准上路;國道夜間班車則需更多轉乘方式,讓民眾深夜到站,能夠順利抵達目的最後一哩路,這也會是交通部在中秋節假期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