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精選《人間》雜誌的照片,以議題分為五個主題區。
圖/傅沛慈提供
【本報台中訊】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為推廣人權教育與轉型正義記憶保存,首次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攜手合作,舉辦「閱讀鄉土人間與台灣巡迴展」,用展覽結合閱讀,讓人權教育貼近大眾生活,喚起大台中地區民眾的土地情感記憶,展覽至八月七日止。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解嚴前夕,台灣街頭出現一本前所未見的雜誌,陳映真用溫暖誠懇的文字寫下他的期許:「我們盼望透過《人間》,使彼此陌生的人重新熱絡起來;使彼此冷漠的社會,重新互相關懷;使相互生疏的人,重新建立對彼此生活與情感的理解。」
人權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白色恐怖戒嚴時期是個失語噤聲的年代,《人間》雜誌創辦人陳映真、顧問諮詢徐瑛、業務主管史庭輝等都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而《人間》以寫實攝影及報導文學方式,深入關心底層社會,如原住民、勞工、環保、婦女與兒童等議題。
展覽特別挑選出《人間》雜誌具代表性的照片,展覽以「陳映真先生與《人間》同仁」、「原住民關懷」、「婦幼關懷」、「勞工關懷」、「環境關懷」等五項主題,回顧三十一年前《人間》雜誌推動社會關懷的種種努力,讓民眾更深層面對真實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