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草
常言道:「人比人氣死人!」人與人之間無須比較,但有時透過比較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小瑜是我的美髮師,我們認識十八年了。年齡相近,話題也天南地北。周末我去整理頭髮時,店裡只有我們兩個人,話匣子全開。
小瑜接了一通電話,口氣很冷淡且帶著些微不耐,待她掛上電話,詢問才知是她婆婆。老人家已八十五歲,保養得宜,身體尚稱硬朗。小瑜來自屏東鄉間,兩家背景懸殊;這椿婚事,婆婆一直都持反對態度,自從她踏入婆家大門,鮮少有好臉色給她看。
公公數年前往生,婆婆更加依賴小瑜的先生,由於先生是獨子,小瑜對婆婆的照顧更感壓力倍增。兒孫侍候長輩本是天經地義,但如果老人家能多分體諒,雙方便能和諧相處。
無奈婆婆已表明,自己活到八十來歲,何必屈就,堅稱要小瑜全力配合她。小瑜自營美髮店,常常客人頭上一團泡沫,婆婆卻要她非得暫停不可,只為了送午餐到婆婆居所。
前陣子,婆婆被機車擦撞,四肢略傷,需要定時換藥。同住的小姑就在住家對面的幼兒園工作,卻理直氣壯地告知不便外出;於是換藥的工作又落到小瑜身上,只要稍遲抵達婆家,催促的電話就不斷打來店裡,讓正在忙碌的小瑜忐忑不安。老人家總希望有需要的時候,小瑜能立刻出現在眼前,完全不管當下是否會造成小瑜的不便。
小瑜的先生三年前因病過世,日子過得更加捉襟見肘,但富有的婆婆從不吭聲,賃居的小瑜母女三人苦熬艱難歲月,所有的淚水只能往自己肚裡吞。
相反地,我的婆婆向來都很獨立,對我們夫妻從購屋頭期款、帶孫子都給足了幫助,讓我們毫無後顧之憂。公公數年前因病過世,婆婆雖一個人住,但是小姑們都住附近,幾乎每日都會回娘家探望婆婆。
樂觀開朗的婆婆也經常跟著小姑們去旅遊,或是跟團出國,日子過得愜意。一塊農地更讓體力堪佳的婆婆精力充沛,經常種些蔬果,自用且分享鄰里,生活平實又豐盛。
外子多年前意外往生,婆婆考量我的需求,讓我回娘家住。汗顏的我,對她老人家的關心還不及她對我的疼惜。我實在太幸福了。
有時「人在福中不知福」,如能適時做比較,便不再怨天尤人,且會更珍惜所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