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蔡英文總統承諾改革司法,法務部次長張斗輝昨天表示,有關人民參與審判的議題,司法院以往推動觀審制,但人民沒有表決權,這樣算不算參與審判,實務上有疑慮;未來是走參審制、陪審制或類似日本裁判員制度,將在司法國是會議討論。
張斗輝在一場司改討會中指出,法務部堅持採金字塔型訴訟結構,第一審是事實審,第二審是續審制,第三審則是嚴格的法律審,這是國是會議討論議題之一。另外,司法人員的淘汰機制、獄政改革的收容人人權、降低毒品犯罪也是重要議題,預計七月舉行研討會議聆聽民眾、學者專家建議。
前大法官城仲模主張,應廢除司法行政性的司法院,設置憲法法院,職司司法審查;地院須是堅實的事實審,且多數法官配置在初審,案件原則上只上訴高院,上訴最高審須限制,才能打破目前司法圓柱型的荒謬體態。
檢察官陳瑞仁認為,司法國是會議不在爭取表決人數,而是爭議題、爭方案。第一階段提出問題是全民參加,第二階段最難,問題篩選包含議題決定方向、誰來篩選等,最後解決問題應避免民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