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去年國內出生性別比(新生兒男嬰對女嬰比數)為一點零八三,創下五年來新高;國建署保守估計,去年至少二千二百七十二名女嬰消失不見。如持續惡化,恐造成「剩男」危機,娶不到老婆。為此,國健署行文婦產科醫學會呼籲,婦科醫師切勿違法檢測及選擇胎兒性別。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在自然狀況下,男嬰出生數略高於女嬰,正常範圍在一點零四至一點零六,如果沒有人為因素,出生性別比數字穩定,最高不會高於一點零六,直言:「應該有人(婦產科醫師)在驗,扼殺了許多女嬰的生存權」。
統計台灣近十年來,出生性別一直異常,民國九十六年一度來到一點零九八,一○○年下降至一點零七九,之後似有向下趨勢,一○三年降為一點零六九,但去年又突然升高至一點零八三,創下五年來新高紀錄;邱淑媞指出,這顯然屬是人為因素所致。研究指出,出生性別失衡的原因,包括出生數少、偏好男生,以及使用篩檢技術,在懷孕初期透過產前性別檢測和選擇性墮胎,造成性別不平等。
對此,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閔照說認為,邱署長不該在沒有證據之下,懷疑婦產科醫師私下幫孕婦驗性別。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楊再興指出,性別比是人為定義,男嬰死亡率本來就較女嬰高,且男性平均壽命也比女性短,且不見得人人都想生兒子。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說「有市場就有供應」,現代人雖然對於生男生女沒有這麼在意,詢問性別仍是「必備款」,有些媽媽懷孕第一周就開始追問性別,目的是為了買衣服、準備房間;他認為,台灣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雖然沒有抓到醫師篩檢胎兒性別,但應該還是有人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