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粽子時,應先查看型錄或包裝上的熱量,優先挑選熱量較低的粽子或體積較小的粽子。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端午節將近,吃粽子美味又應景,但1顆傳統肉粽熱量高達628大卡,幾乎吃下一個滷雞腿便當,得慢跑77分鐘才消耗得完,國健署今提出5原則,教你聰明挑粽、吃粽。
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今天表示,健康吃粽5原則包括「看標示」、「挑食材」、「減分量」、「搭蔬果」、「少沾醬」。
邱淑媞指出,選購粽子時,應先查看型錄或包裝上的熱量,優先挑選熱量較低的粽子或體積較小的粽子。
食材方面,建議優先選擇添加全穀和雜糧的粽子,如紫米、燕麥、薏仁及地瓜等,除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同時增添粽子口感;餡料部分如有菇類、竹筍、栗子、紅棗等食材也不錯,可增加蔬菜量攝取。
品嚐粽子也有訣竅,邱淑媞表示,粽子中的糯米、米飯都是全穀根莖類,餡料中的肉類、油脂熱量也很高,建議食用時應減少其他餐食份量,或和親友分食,減少熱量攝取。
不少人吃粽子愛沾醬,但邱淑媞建議,粽子本身已有調味,鹹粽應避免沾甜辣醬或番茄醬,鹼粽則應少沾砂糖或糖漿,以免鈉、糖攝取過量。
此外,享用粽子時建議搭配涼拌小黃瓜、竹筍、燙青菜等蔬菜,飯後再吃點當季的鳳梨、小番茄、李子及芭樂等水果,不僅可補充維生素、礦物質、促進腸道蠕動,還可去油解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