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國中學生主動出擊到捷運站募發票,身體力行做好事。圖/瑠公國中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踏進台北市瑠公國中的校園,你會感受到濃濃的「聖賢氣息」,川堂就是孔孟學堂——聖賢區,張貼了周公、孔子、孟子、曾子等至聖先賢的生平,教室外的長廊則變身「三好走廊」,舉目望去,有大型海報呈現司馬光砸缸救小孩、孔融讓梨等仁義禮智信的故事,讓大家深刻的感受「讓三好遇見孔孟」!
第三次參與三好實踐校園的瑠公,獲得學生熱烈回響,校長林明貴表示,三好推動的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相當淺白,孩子們一聽就懂,現在只要有孩子不小心說不雅的話,旁邊同學都會說:「喔~你沒有說好話!」讓學生能自覺自律。
「三好說故事比賽」則讓孩子畫一頁心智圖,把想要說的故事呈現,訓練孩子組織架構,而在台上把結合生活經驗的故事說出來,更能培養學生膽量和口語,一舉多得。
學務主任彭旭頤表示,瑠公特別把三好從學校推展到社區,如月考完後會帶學生到附近社區、慈惠堂、鳳天宮、虎山溪公園打掃,也會邀社區居民和家長一同加入「做好事」行列,就是希望學生和居民都能體認生活環境與自己息息相關,承擔一份責任。校方也推動日行一善募發票活動,每班學生會討論發票捐贈的慈善單位,然後懷著善心,踏出校園到市府捷運站和人群互動,讓孩子主動出擊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