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想像—給新任文化部長的建言

潘襎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主任 |2016.05.21
2520觀看次
字級

潘襎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主任

總統蔡英文昨天就職,身為文化人,在文化上我們期待政府什麼呢?如果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意味著文化部必然扮演著關鍵角色。因此,我們期待文化部長鄭麗君能做什麼呢?

首先,我們期望藍綠擺一邊,文化擺中間。因為文化最須調和,希望文化部的施政能以文化為要旨,切不可陷入意識型態的舊思維。馬政府之政策能行以致遠者用之,無法者改之,切不可因人廢事,妨礙文化的永續發展。

其次,文化部預算相較於其他部會,明顯地不足,但是文化部的業務涉及的領域又包山包海,可以說是另一個「無形的內政部」一般。因此有限資源必須作具體的事,必須聚焦,必須有亮點,才能使文化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那麼,到底文化政策應該集中那裡才能有高度與亮點?

文化絕不是必然與產業、產值連接在一起,文化必須有向下扎根的能量,同時也要有橫向連結的能力。數年來國家推動文創產業之路線到底如何?是延續呢?還是改弦更張呢?如果有何缺失?有值得推動的嗎?我們政府歷年來將文創產業放在文化部,優點在於多那麼一點文化,缺點是少了許多資金、行銷。

最後,文化絕對不是某個政治人物的化妝師,同時也不是治國口號的庫房。文化必須有其獨立性以及尊嚴,正如同文化人必須有脊梁骨,不阿諛於政治,不諂媚於當代,保持最能自由發展的狀態,政府的角色何時、如何介入?都必須依循其需要性,維持其必然的獨立自由。

文化必須有想像。台灣是弱國,絕非軍事武力強國,而是必須培育一代有生活品味的群體。法國在戴高樂政府時期,作家、詩人兼文化評論者安得烈.馬爾羅入主文化部,法國很快在戰後站了起來。他透過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使得當時陷入內外不安的法國人,透過文化作為找回國家信心;即使經歷數十年的時空轉換,法國今日仍以文化自豪於世界。

新任文化部長曾留學法國,應該更能了解法國文明在近代到當代的步伐以及其精神特質。文化是無形的,自然可以讓我們想像;文化是柔軟的,必然可以任由我們形塑;前者是無限自由的天空,後者是以虛作實。前者益於由自由主義者來思惟,後者則必須有待理想主義來實踐。

什麼是文化?誰能說得清楚呢?但是,大家都知道文化對於創意所產生的龐大力量。我們不知道文化部長是哪類人?只希望她有自由主義者的開放心胸,同時有理想主義者那股超越現實的想像力,有此才能許我們一個有遠景與未來性的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