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崛起,全球學習華文的人愈來愈多,在中國推出孔子學院後,這股學習熱潮邁向高峰,台灣教育部不落人後,大力推廣海外華語文測驗,計畫培訓種子教師,期待正體字學習能與簡體字相抗衡,提高台灣的能見度與競爭力。
能力測驗
打破中國壟斷局面
由教育部主辦的「華語文能力測驗」,也就是「華語托福」,上周開始在南韓、美國、英國、泰國、日本、越南、法國等七個國家的八個地區舉行,其中已舉行考試的南韓有一百三十一名、北美有三百餘名考生參加。
駐韓代表部文化組長于超屏表示,目前南韓、甚至其他國家民眾學習華語的環境幾乎一面倒地被中國的漢語考試所壟斷,教育部在國外辦理的華語測驗,以正體字為主,是一種最正統、最正確的學習華語的方式,可彌補簡體字學習的不足,也成為華語學習的新選擇。
華語文能力測驗分為「基礎」、「初等」、「中級」、「高階」級別,受測對象包括有外國學生、華裔子弟及海外台商聘用的員工。
今後凡是申請台灣獎學金來台留學的外國人,都必須取得這項華語文能力測驗合格成績,此項測試亦可作為國內各大學校院的入學審核參考項目。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華測會)考試推廣組行政專員林靜宜指出,考試成績將於測試結束後二至三周由台北寄發,隨函附上一份證書給分數達到標準的考生。
他說,華測會希望能把這一測驗發展為評鑑華語程度的標準測驗,最終並成為適用於世界各地、具有公信力的國際級語文測驗。
海外學校
辦周末、夜間進修班
除了語文考試與鑑定,教育部計畫今年同步在台灣、越南、泰國舉行華語文師資檢測,通過考試的人可以在台灣或是各地的台商學校教中文,以提高華文教學的品質,激起外國人學中文的意願。
目前在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國,一共有五所台灣海外學校,從小學到高中,這些學校上的課都跟台灣相同,目的就是要讓台商子女回到台讀大學時,減少學習障礙。
在主要的教學工作以外,教育部計畫利用五個台灣海外學校的軟硬體設備,在周末或夜間開辦華語進修班,小規模推廣華文教育,其中印尼雅加達(台灣海外)學校已率先推行。
印尼雅加達學校校長趙富年表示,該除了招收台商子女外,還利用周末教導當地一些印尼人華語。他希望該校可以成為台灣在海外推廣華文教育的重鎮,因為從教育下手,是突破政治限制最好的方式,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優秀師資。
教育中心
延攬優秀外國學生
配合國家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教育部於全球設立「台灣教育中心」(Taiwan Education Center)的計畫已開跑,五月公布有意赴境外設立教育中心的大學名單。
教育部表示,台灣教育中心提供有意來台留學學生的諮詢服務,同時開設各類語言課程,協助辦理各級語言能力測驗,對於延攬國際學生具有重要角色;擴大招收外國學生除了可提升我國競爭力,也有助正體華語文的推行。
不過,目前全球華文學習市場,仍是以簡體字為主,一方面簡體字容易學,一方面是方便到中國就業,這兩項因素成為台灣推廣正體中文教學的阻力。
儘管教育部大力推廣海外華語學習,但和中國積極推動的「孔子學院」相比,台灣還沒有一個完整且大規模的海外華語教學配套措施,加上台灣在華文教學這塊區域上起步較晚,確實難與中國推動的華文學習相抗衡。
但是,正體字除了保存中華文化古老的文字之美,閱讀古書也要有能閱讀正體字的能力,因此台灣只要掌握住「市場區隔」的概念,相信未來在國際華文熱潮中,仍然可以保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