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國內多項制度都以基本工資為參考值,基本工資一旦調整,將「牽一髮動全身」,包括勞保最低投保薪資、健保投保薪資都會跟著漲,另外,身心障礙法未進用身心障礙者繳交的差額、老農津貼領取標準等,也都是以基本工資為計算基礎。其他連公平會有關促銷活動獎金給予標準,也是規定贈獎最大獎項金額,不得超過基本工資的一百二十倍,這些恐會受到影響。
龔明鑫指出,調漲基本工資涉及層面相當大,勞健保增加,固然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但從勞工立場來看,支出卻更多,他舉例說明,計程車司機勞健保都是依據最低工資繳納,一旦提高,相對地勞健保費用也會增加。
根據國際統計數字,世界平均薪資水準都在下降,目前有十二億廉價勞工,各國政府都在想辦法,利用各種方式,提高勞工產業競爭力;龔明鑫及吳忠吉都認為,與其調漲基本薪資,政府不如想辦法提高弱勢勞工生產力,給予實質的訓練,讓雇主願意用更多的錢,請這些弱勢勞工,這樣才是解決之道。
龔明鑫說,現在是「知識」掛帥,勞工選老闆的時代。只要具有專業技能,雇主就願意花更多錢並請勞工;相對地,若待遇不如預期,勞工也會選擇跳槽,到另一家待遇更好的公司工作。
他認為,除了幫助弱勢勞工充實自己,給予另一項專長外,也可考慮用額外津貼方式,保障這些勞工權益。
龔明鑫強調,現在經濟形式與過去已大不相同,過去的確是比較封閉,雇主剝削、壓榨勞工情況也比較常見,政府多採取更嚴格的勞動條件來保障勞工,但現在市場開放,雇主有其他選擇,就業管道也多元化,政府不應該用過去的方式,來保障勞工權益,這樣只會造成負面效應。
胡國康說,希望調整工資政策不要淪為口號,不然只是藉由漲工資,變相增加勞健保費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