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無名母親的尊榮

文/鄭慧慈(政大阿拉伯語文系主任) |2016.05.19
3194觀看次
字級

文/鄭慧慈(政大阿拉伯語文系主任)

母親節當天我看到隔壁桌一對外表光鮮亮麗的年輕夫妻跟母親用餐,媳婦送給婆婆一朵快枯萎的粉紅色康乃馨,從頭到尾冷眼看著婆婆,眼神充滿不屑。兒子則不停的在數落妹妹,顯然不想讓妹妹與他們同住在母親買的房子裡。我聽到他把妹妹形容成動物園裡的野獸,一旁的母親又急又氣的說:「她不是這樣的…。」母親只吃了一道菜,便渾身顫抖地走了,沒有帶走枯萎的花。她的無助讓我想到了尊貴的阿拉伯母親。

聖訓記載有人問穆罕默德,誰是最應善待的人?穆罕默德說:「你的母親。」此人再問:「其次是誰?」他說:「你的母親。」他連說三次,第四次才說:「你的父親。」阿拉伯人自古更說:「天堂在母親的腳底下。」對母親有萬般的尊崇,母親的地位勝過任何女性。

今日在許多的阿拉伯社會裡,親友會為母親冠上兒子的名字,稱她為「…之母」,譬如母親的長子叫做「哈利里」,母親便被稱之為「哈利里之母」,母親的名字逐漸被遺忘,母親也甚少提及自己的名字。「某某人之母」成為對母親的尊稱,因為有這個尊稱,她的命運也與兒子牢牢的牽繫著,某種程度上,母親的名字成為言語上的忌諱。

這種習俗在埃及社會尤其顯著,埃及人不在人前提及母親的名字,認為提到母親的名字會讓他們感覺不自在,甚至於認為提及母親的名諱會有惡事發生。丈夫稱呼他的太太,會用自己的名字或兒子的名字稱呼她,或「善之母」、「家裡女主人」等。甚至於在女性親友喪禮上,他們還是稱死者是「…之母」。許多人認為這習俗源自於鄂圖曼土耳其殖民埃及期間,民間巫師若要驅策精靈做事,都需要以母親做為媒介,蒐集訊息,故要探知母親的名字。人們因此認為提供母親名字等同做一件不光彩的事。

阿拉伯人的觀念裡,貞潔守分的女性是家族的榮耀,女眷的名字成為外人談論的話題,無疑是對此女家族名聲的侮辱。男人在朋友之間必須小心翼翼的保護家中的女眷,不會提及母親、太太或姊妹,尤其不提及她們的名諱,這是每一位男性的職責。禮貌上,外人也不宜問候別人家中的女眷,以免引起誤會。

二十世紀中葉,埃及《今日新聞》報創辦人Ali Amin的攣生兄弟Mustafa辦公室裡出現一位母親,對他訴說自己悲慘的境遇。她年輕時便守寡,含辛茹苦地讓孩子們受大學教育,成家立業,他們卻拋棄了她。

兄弟倆於是在報上專欄裡呼籲人們把母親尊貴的地位找回來。最後,讀者選定三月二十一日這一天為母親節,因為這一天是春之始,百花齊放,人心也綻放,象徵母親的美麗與溫馨。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是阿拉伯人的第一個母親節,母親節的設立無疑在警惕未恪守傳統價值的兒女。

習慣為兒女犧牲的台灣母親,儘管擁有自己的名字,多數無須依附男人生存,卻經常為兒女親情所困,所獲的尊重微乎其微,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更適合自我反省。親愛的母親,妳自由了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