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鄭逸文 |2016.05.13 語音朗讀 15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6日在勞動黨第7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表演說。 圖/美聯社 巴基斯坦後裔、公車司機之子沙迪克汗以超過13個百分點差距大勝,成為首位穆斯林倫敦市長。圖/美聯社 沙國統治階層改朝換代,呼風喚雨20年的沙國能源部長奈米7日下台。 圖/路透 為改善空汙,巴黎市政府於每月第1個星期日啟動無車日活動,禁止車輛進入市中心的部分地區。圖/路透 杜特蒂出言不遜,大膽直言,有「菲版川普」之稱。 圖/美聯社 這波洪災造成人民幣53.3億元(約合新台幣266.5億元)的損失。 圖/新華社 5/6 北韓 北韓七大 確立金正恩時代來臨 北韓6日隆重召開執政勞動黨第7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勞動黨36年來首次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此次黨大會旨在確認黨內人事任免、實現世代交替,確立「金正恩時代」的來臨。 據北韓訊息委員會披露,北韓當局邀請了逾百名外媒記者前往採訪,但禁止他們進入場內,也不得在425文化館200公尺範圍內拍照、錄影。 大會主要議程是金正恩的演說和黨委工作報告,過後提出、審議並通過各項新政策,肯定金正恩的經濟及核武「並行」發展計畫、修改黨章等。全國代表大會為期4天,10日由金正恩在平壤中央廣場主持集會遊行後閉幕。 5/7 英國 倫敦市長 首見穆斯林當選人 工黨候選人沙迪克汗(Sadiq Khan)7日以超過13個百分點的差距大勝,成為新的倫敦市長,創下首位穆斯林倫敦市長紀錄,巴基斯坦後裔、公車司機之子的沙迪克汗在確定勝選後表示,倫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他從沒想到有一天能成為市長。 45歲的沙迪克汗說,選民付託使他備感惶恐,並向母親及已故父親致敬。 這次倫敦市長選舉投票率達45.6%,創倫敦市長選舉投票率新高;沙迪克汗從一開始民調就領先保守黨候選人、富豪之子高史密斯,最後以131萬多票大勝高史密斯的99萬多票,創下倫敦市長選舉得票率新高。 5/7 沙國 沙國換油長 不換增產保市策略 沙烏地阿拉伯資深的石油部長奈米7日卸任,由中壯派的國營阿美石油公司董事長法里接任,引起國際媒體一陣臆測,包括「年輕王儲」與「高齡油長」政策不合等聳動標題紛紛出籠。 奈米去職,由同是沙國國營石油公司董事長出身的法里接任,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主任、前白宮石油政策官員波多夫認為沙國石油政策不會因此改變。 依據油市結構性轉變的「新石油經濟學」理論,及沙國提出的「後石油時代」願景,沙國仍繼續執行「增產保市」的策略,國際油價長期間將在中、低檔間波動。 5/8 法國 香榭大道無車日 民眾優閒漫步 8日是法國首都巴黎市中心香榭麗舍大道的無車日,大批民眾當天在大道上享受久違的新鮮空氣與漫步的樂趣。 根據新規定,香榭麗舍大道每個月的第1個星期日禁止車輛進入,8日首次實施。這條約兩公里的大道是巴黎車流量最大的道路之一,空氣汙染非常嚴重。 巴黎原有13條道路禁止車輛進入,8日起另外9條道路也在每周日與國定假日實施車輛禁入措施。巴黎市長安妮.希達爾戈上任後,全力推動減少巴黎市區的車流量。希達爾戈說:「來到巴黎的外國觀光客都會想到香榭麗舍大道一遊。我們想把這個具有象徵性意義的地點還給巴黎人。」 5/9 菲律賓 總統大選 菲版川普杜特蒂勝出 菲律賓9日舉行總統大選,納卯市長杜特蒂10日確定勝選後表示,未來將推動憲政改革,權力結構從單一制政府轉型至聯邦制政府,並改行內閣制。 杜特蒂治理納卯長達22年,強力掃蕩黑幫分子和毒犯,將該市打造成全國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他參選後善用媒體和社群網路造勢,聲勢持續上漲,而他口出狂言、直白草根的選舉語言,更被封為「菲版川普」。 支持杜特蒂的選民跨各年齡層和社會階級,突顯民眾對政治人物不信任。雖艾奎諾三世主政6年,菲國經濟成長率年逾6%,但民眾仍對政府解決貧困和打擊貪腐成績不滿,導致執政黨大敗。 5/10 巴拿馬 巴拿馬文件 32萬筆資料全公開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於台灣時間10日凌晨,將上個月公布、震驚全球的政商權貴藏富避稅資料「巴拿馬文件」資料庫公開。 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外洩、該公司近40年來替客戶設立境外公司管理的海外資產,揭露這些空殼公司在背後操作的32萬多個人與商號。資料庫可查詢到公司與客戶名稱、中介機構與地址等資訊。 莫薩克馮賽卡事務所上周致函ICIJ,力促ICIJ不要公開發布機密資料。但ICIJ說,他們基於公眾利益,才把公司的基本資料放上網,並不是將所有資料原封不動轉存的「資料傾印」。 5/10 德國 德國統一後 首度擴軍1.1萬人 德國國防部長范德賴恩10日宣布,德國部隊將在未來7年內,增加7000名軍職人員及4400名文職人員。這是德國自冷戰結束,東西德統一以來首度擴軍,目的是回應俄國的武力威脅、網路形成的新挑戰、歐洲層出不窮的恐怖攻擊及移民危機。 范德賴恩說:「1/4世紀的軍力減縮結束了,現在該是再度擴軍的時候。」1990年10月東西德統一時,德國部隊約有80萬名軍職及文職人員,此後不斷裁軍,目前約24.1萬人。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項增兵計畫不太可能滿足盟國對德國大幅增加軍事支出要求,但至少象徵性展現德國正視擴軍問題。 5/11 大陸 陸江南、華南 4百多萬人受洪災 中國大陸江南、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等地4日起遭受強對流、暴雨洪澇及山洪爆發、土石流等災害。根據大陸官方統計,截至11日共造成浙江、福建、江西、廣西、貴州等地466.6萬人受災,66人死亡,10人失蹤。 中新網報導,6至9日,江南、華南北部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範圍達15.8萬平方公里,福建泰寧、將樂及廣西陽等3縣日降雨量破當地歷史紀錄。福建省泰寧縣8日發生土石流,當地1座電廠工地遭掩埋,共造成36人罹難。這次災害共9.5萬人被緊急轉移;5200多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2.68萬公頃,損失人民幣53.3億元(約合新台幣266.5億元)。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