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耶路撒冷的歷史幽情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6.04.29 語音朗讀 22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由橄欖山上遠望耶路撒冷古城,古城內聖殿山上的圓頂清真寺清晰可見。此時耶路撒冷尚未進行整修,保留了相當完整的原始面貌。一名阿拉伯人騎著驢子站在古城的橄欖山上,為古城添加了更多傳統的氣息。 (彩色復原╱張維晏)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耶路撒冷東面城牆的「金門」(Golden Gate),為耶路撒冷古早的城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耶路撒冷古城邊的阿拉伯兒童。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面向橄欖山的耶路撒冷古城城外,有個著名的回教徒墓園,靜靜的躺在這裡數百年,為聖城增加了肅穆氣氛。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耶路撒冷東面橄欖山上的阿拉伯居民,雖然生活在聖城旁邊,但生活條件困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約旦首都阿曼的現代居民。受到英國殖民的影響,阿曼的生活氣息相當西化。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政治紛擾不安的中東一直是世局的焦點之一,宗教差異則是問題的根源,這個問題存在幾千年,盤根錯節,至今沒有全部理順。我收集的薛培德牧師攝影作品內,有一批1964年左右耶路撒冷的影像,今天特別整理出來,期盼和平能降臨中東。 耶路撒冷舊城名列世界遺產,在虔誠的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信徒們心中,形同一盞明燈,提醒著人們生命的歸宿和意義。也由於這座城市精神上如此神聖,從它誕生的一刻至今,一直是宗教和民族的中心。 據最早文字記載,約西元前一千年,猶太人祖先大衛王和所羅門王過世後,分裂為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等北南兩個王國。三個世紀多之後,它們分別為亞述王國和巴比倫王國所滅,尤其巴比倫軍隊瘋狂地屠城,在舊約聖經中留下永遠的詛咒。無論如何,大衛王和所羅門王事蹟為耶路撒冷添增了光輝形象。 接著是波斯、希臘和羅馬。羅馬統治時期,拿撒勒人耶穌創建基督教,將猶太教由部落宗教屬性,轉變為普世信仰。儘管最終耶穌被以陰謀起事獲罪,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受到耶穌殉難感召,基層百姓不畏壓迫,加入基督教者日眾,直到西元380年,羅馬皇帝提奧多西下諭基督教為羅馬國教,基督教進入快速擴張階段。 西元638年,阿拉伯帝國征服耶路撒冷。由於伊斯蘭教信徒相信先知穆罕默德是在耶路撒冷升天的,因此在聖殿山建圓頂清真寺,耶路撒冷成為伊斯蘭教聖城。1099年起,歐洲基督教國家先後發動七次十字軍東征,意圖奪回耶路撒冷,與伊斯蘭教國家爆發一個多世紀的流血戰爭,深化了宗教和民族之間的仇恨。 1517年,鄂圖曼帝國占領耶路撒冷,此時已多次毀滅和重建,不過此後四個世紀的穩定局面,又使得耶路撒冷出現和平與繁榮,基督徒、猶太教徒、穆斯林各有其聖區及管理機構。 1917年,英軍攻占耶路撒冷,規定任何重建或新建的建築必須使用沙岩,以保護城市古老面貌。 1947年,英國將巴勒斯坦(約旦河以西土地)交付聯合國託管,計畫將耶路撒冷劃為國際託管的特別城市。然而,隔年以色列建國時,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占領耶路撒冷西部的新城,約旦占領耶路撒冷舊城。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攻占了舊城和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難民開始走向流亡之路,並為中東地區留下長期衝突的因素。今日耶路撒冷的古城,主要居民為阿拉伯人,儘管以色列軍隊掌握了這個地區,宗教和民族的血腥衝突仍不時爆發。 這裡的耶路撒冷往日影像,為薛培德牧師於繞行古城外圍時所拍攝。古樸的城牆,遼濶的聖城景觀,以及城牆下維持古老生活方式的百姓身影,勾起了無盡的歷史幽情。 前一篇文章 【古人行誼】 祁奚舉薦仇人 下一篇文章 【文化差異】 說不得的美國禁忌(上)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民俗資產】 文昌筆的祝福【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 作者其他文章民國的春節【時光走廊】老西貢的往日情懷 (4-2)【時光走廊】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11)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時光走廊】台灣光復七十年紀事(8) 梁祝與黃梅調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