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傳說「嘉慶君遊台灣」,把王得祿率兵保駕嘉
慶君脫險的故事,說得活靈活現。
王得祿一生戎馬,成就很高,他的家鄉嘉義縣太保鄉,也因他的殊榮而人盡皆知。「太保」是個官名,可不是小流氓的意思;太保鄉在王得祿未揚名之前,叫做「前溝尾」。
王得祿生於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堪稱台灣第一武將,因為他是清代台灣土生土長人之中,武將位置最高的。王得祿在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事件、嘉慶年間平蔡牽之亂有功,便詔任浙江水師提督,又因連續在海上立功,屢獲升官。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加太子太保,道光廿一年,中英鴉片戰爭奉命駐防澎湖,不幸病逝行營,享年七十有二,清廷追贈伯爵,晉加太子太師銜。
位於嘉義縣六腳鄉雙涵村東北邊農地上的王得祿墓園,已是第一級古蹟,墓園周遭有石刻的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等,是臺灣清代的名墓之一。王得祿的後人,目前仍繁衍於太保鄉,王氏家廟內供奉有王得祿的神位。
嘉義民間相傳,王得祿年輕時是一名無賴,不得家人寵愛,可是他的長嫂卻對他照顧有加,因此王得祿對長嫂非常敬愛。據說王得祿長嫂長眠之處,就在台南縣白河關仔嶺的大仙寺旁,王得祿生前對此墓維護得無微不至;但也有一說,此墓是王得祿元配范夫人的墓。
大仙寺廟內,現仍保有嘉慶年間王得祿獻的「大發慈悲」匾與「重興大仙巖廟碑」的文物。
相關網站www.mayland.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