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與生俱來的節奏感,賦予鼓聲生命力。圖/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屏東報導】成軍十年的屏東縣泰武國中森巴鼓隊,曾拿下全國夢想杯森巴鼓賽第三名佳績,但因缺乏經費,十年來未曾換過新鼓,僅能用衛生紙、膠帶等克難方式修補。為延續這群熱愛打鼓的孩子們夢想,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日前致贈二十五面大小不等的新鼓,校方於二十七日舉辦「歡欣『鼓』武.活力再現」贈鼓儀式和頒贈感謝狀,由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代表致贈。
泰武國中校長謝惠如表示,森巴鼓讓這些孩子走出泰武鄉,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也和佛光山結下一段善緣。謝惠如頒贈有樹木圖案的感謝狀給依來法師,樹木象徵教育百年樹人大業,她說:「感謝今日播下的種子,相信泰武必定日漸茁壯。」
贈鼓儀式當天,全校歡欣氣氛如校慶,因為慈悲基金會這批贈鼓,使原本只能輪番上陣的森巴鼓隊,終於可以讓全員一起打鼓。新鼓讓泰武國中學生非常期待,不斷地問:「來了沒?」
森巴鼓隊當年在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協助下成立,開啟這群排灣族孩子打鼓的夢想,但大多是單親或隔代教養等弱勢家庭,別說負擔不起修鼓的費用,他們甚至沒有統一的表演服裝,身上那些代表排灣族特色的頭帶、勇士裙、披肩等都是「自家」的。
泰武國中森巴鼓隊在今年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期間,加入三好嘉年華會遊行隊伍,依來法師透過報導,注意到這群孩子,並在贈鼓儀式上分享早期在大慈育幼院,曾只能以不堪使用的樂器上場表演,當時也是因信徒的幫助才有新的樂器可用。依來法師指出,佛光山在慈善精神之下,更注重的是,如何以教育引導人心往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