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核一廠一號機一○三年底因燃料把手鬆脫,停機超過十八個月,後又遇到歲修期程,迄今再無運轉發電。台電表示,核一廠燃料池已滿,無空間再供抽換燃料棒,運轉中的二號機也只能發電至明年六、七月,屆時百餘支燃料棒將無處可存放,若無法解套,核一廠壽命剩一年多。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立委本周四將實地考察核一廠及核四廠,台電將爭取立委支持核一廠一號機重啟運轉。
台電表示,核一廠兩部機組的燃料池分別可存放三千零八十三束燃料棒,一、二號機各已存放三千零七十四束與三千零七十六束,加上控制棒與葉片,僅剩二束與三束空間,每十八個月的運轉周期必須退出一百一十二束至一百二十束燃料棒,現燃料池已無空間。
台電核能發言人林德福表示,一、二號機反應爐內的燃料棒,分別剩下十五個月與十三多個月的燃耗值。其中一號機已停,而運轉中的二號機年初抽換過燃料棒,可發電至明年六、七月左右,但到時退出的一百二十束燃料棒已無處可供存放,二號機勢必提前停役。
據了解,原能會已向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提出七次專案報告,但都未能排入議程。
對於燃料棒的解決方案,台電規畫兩項解決方案,分別為核一廠內已興建完畢的乾式貯存槽,以及送往法國「再處理」計畫。不過,前者因新北市政府不核發水土保持計畫合格證書而無法啟用,後者預算則被立法院凍結,有待新政府上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