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佩蓉
一早,打開Line社區群組看到多達十封的留言訊息,平時靜悄悄的社區群組,怎麼頓時熱鬧了起來?仔細一看,才發現有兩戶人家為了停車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前棟鄰居派先生因為喜愛鄉下樸實的環境,遠從繁華的台北,南下雲林買房,平時不住在這裡,偶爾假日想來鄉下圖個清幽才會來住。然而,社區鄰居中有人家裡車子太多,為了方便就把自家車長期停在不長住的住戶停車位裡,還將這樣的行為視為理所當然。但,倘若剛好該住戶回來,看到自家門口停車位被人停車,有家歸不得,甚至還得在滂沱大雨中,挨家挨戶按門鈴,想辦法找到車主,請人移車,心裡滋味肯定不好受。
一次、兩次或許還好,但每次都得這樣,任誰都無法忍受,糾紛就這麼展開。每次把車停到他人停車位的B先生,是個身擁多台名車的富二代;照說有停車需求,就該把多餘的車停到外面去,而不是長期霸占別人家的停車位。某次,派先生半夜十二點回到家,不得其門而入,請B先生移車,B先生心有不快,因此便在群組發文,認為社區裡每個人都曾經把車停在他人的停車位過,覺得這又沒什麼,責怪派先生口氣不佳,大驚小怪。好在派先生有修養,沒有繼續在社群裡多說什麼。
我想:這些抱怨留言,社區的住戶們都看到了,但沒有人站出來說話,多半是不想淌這灘渾水吧?其實,社區裡會做這件事的只有兩戶,其他人都是把車停在自家的車位,有多餘的車或是朋友來訪,則是把車停在外面,從來不曾造成他人的困擾。因為,我們都能將心比心,為他人設想,不希望將自己的方便,造成他人的不便。
人若能有顆為他人著想的心,到哪裡與人相處,必能廣結善緣,受人歡迎;反之,則會處處碰壁,還抱怨他人對己不佳,不知反求諸己,自我反省,還在公開網路世界裡批評他人,有錢卻不得人和,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