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辰
這幾天,為了準備某校邀請我的專題講座「家族書寫」,翻遍了老家的書櫃,終於找到了那本被歲月浸潤得發黃的老相簿,那是今年九十六歲的阿嬤,當年為家族建立的記憶之庫。
我輕輕打開寶庫的大門,所有被時光淹埋的物品,全都浮現它原有的輪廓,那道記憶之光,照亮我眼底家族的血液。
我看到了二十多歲就英年早逝的阿公,還翻找到了一張母親與父親青春時期的黑白相片。
是啊!我心底吶喊,那是母親少女時代的唯一珍貴影像,那是她最美麗的容顏與青春,如此繽紛綻放……
老相片簿裡的這兩張照片,讓我想起母親與父親精采的一生,從年輕時愛戀得死去活來,到後來父親中年風流倜儻,卻也讓母親傷心欲絕。兩人的情愛,說有多深的抱怨,就堆疊多少愛意,這兩者是結合為一,無法被推翻的真理。
聽母親說,兩人家世在當時小小的屏東市,算得上像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兩大家族。只不過兩家各展所長,並沒有結下世代仇怨。
外婆在露天夜市開一家極為有名的「阿麟嫂」店,專賣如今在外面吃也吃不到的台灣料理「肉米蝦」、「龍鳳腿」。很幸運的,這些美味都是我們從小過年時,必定品嘗的豐盛年宴。
父親這一邊的家族也不遑多讓,阿公二十多歲時喪生在一場離奇的單車交通意外,從此瘦弱阿嬤的雙肩,擔起全家重擔,在市中心開設「紅葉布莊」,阿嬤當年還遠去東京,在她們那代的祖國首都,學會了裁縫設計衣服。在當年成衣業尚未發達的年代,阿嬤開的(紅葉之意),就是高檔製衣的專業店。
父親母親的婚姻,是半世紀前較少流行的「自由戀愛」,父親的熱烈追求,以及很帥很酷的外表,吸引了母親全心投入情愛世界裡,母親的少女時代寫滿了愛情的謎語咒念。
這個對情愛的嚮往,讓她足足迷戀一輩子,克服父親後來的風流際遇,歲月很快把兩人就變老了,就算父親得了肝癌沒多少日子可活,她都願意等待父親帶她遠走高飛,兩人窩在那個窄小的暗黑洞穴裡,等待來生再世相聚。
母親的少女時代,一直延伸到她後來咬牙切齒,為這家族走下去的一切。她很年輕時,就跨越了青春,走進這個她全部生命付出的家庭。
但是在照片裡,年輕的母親淡淡一笑,說這些都足夠了,這些就是她一生的故事。
她終其一生只愛一個男人,養活三個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