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有多好?聽三好歌就知道。「人間最美是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平安就是我們的人間寶,人間最美好是三好。做好事,舉手之勞功德妙;說好話,慈悲愛語如冬陽;存好心,誠意善緣好運到。」
那推三好有多好?要看參與過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的校長怎麼說。本人有幸擔任三好校園遴選工作的諮議委員,在此分享一些參與學校期中、期末報告的點滴。
任職於嘉義海邊的國中校長直率的說,受到少子化與都市化的衝擊,學校班級數緊縮,校園氣氛低迷,得到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獎助,好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全校師生雀躍不已。學校不但獲得經費補助,士氣更為之一振,家長也對學校更具信心,從此親師生關係更加緊密,學校也因此順利開啟一些教學的新措施。
另一位任職於桃園的國小校長得意的分享,在校門口、走廊等公共空間,建置三好意象牆面、布置學生相關作品,希望隨時提醒學生行三好。意想不到的是,學生間發生爭吵或有說髒話時,會以環境布置的三好意象,勸告對方。同時,三好也成了老師班級經營的法寶,除用於擬定班級生活公約,每班一棵三好樹,更鼓勵學生將觀察與發現的三好行為,寫出掛於樹上,同時每週於班會上讓同學口頭分享,使得學生受到肯定和鼓舞,班級的凝聚力和親密度更濃。
有校長因為獲得三好校園的獎勵,而更戰戰兢兢的辦學。他提到,曾有學生家長寫陳情信給他,抗議學校處理某一件事不公,信中還不斷提醒學校是三好校園。儼然將三好當作學校辦學的規範並以之要求學校。從那事件之後,校長說,他就一再叮嚀所有同仁,要學生實踐三好,大人要先行三好。
成為三好校園,不只是榮耀,也會因此搭上勝利的列車。一位校長特別強調:「是列車喔!不是汽車。」她說,因為社會的各種聲音和期望,教育行政單位要求學校推動許多專案計畫,如品德教育、環境教育、生命教育、服務學習、社會行動方案等,由於三好是正向思考與正向作為的策略,它並沒有標舉特定的主題,因此他們在擬訂三好計畫時,就納入這些專案計畫當主題,整體規畫三好計畫的內容。具體實踐之後,這個獲獎、那個也獲獎,連連獎,獎連連。
三好就如真、善、美,是友善校園的核心價值與實質的支柱。三好固然好,推三好更好。因為,推三好就是在行政上行三好,有多好?聽聽參與學校的分享,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