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法 草根與學術的邂逅 下

文/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2016.04.17
3306觀看次
字級
隧道棚架式栽培絲瓜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匍地式栽培地瓜葉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溫室栽培番茄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甘藍栽培圖 3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花椰菜栽培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網室栽培苦瓜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茄子栽培圖 4;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甜椒栽培圖 5;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混作栽培香蕉與咖啡樹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草生栽培是近年來果樹有機栽培普遍採行方式圖 6;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萵苣栽培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屏東科技大學永續農業研究農場圖 1;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玉米栽培圖 2; 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文與圖/王鐘和教授提供/羅慧茹整理

屏科大永續農業研究農場有機栽培

現代農業為追求農業經營利益,使用化學農業法,因為化學肥料及農藥的過量使用,導致土壤鹽化、酸化、劣化,農藥的殘毒也對人體傷害,破壞自然界生態平衡,病蟲害抗藥性增強,使未來後代子孫無適當的可耕地使用,自然環境嚴重破壞,影響農業永續經營。

屏東科技大學永續農業研究農場①,提供綠色節能、環保永續的農業教學研究、建立及推廣自然農法的有機栽培場所。

有機五穀雜糧栽培

對生態維護、土地友善,若從土壤養分管理來思考,可以採行低投入持久性有機生態農業來做,就是減少能源(例如化學肥料、農藥、機械化等)投入的農作制度。其做法包括:輪作、病蟲害控制、保育犁耕等。尤其減少耕犁是降低土壤腐植物質損失的良策。

一般禾本科作物如玉米②的根部分泌物不但可以消除土壤線蟲,而且對一些土生病菌也有防治作用,所以種植葉菜、果樹或根莖菜類,線蟲或病害嚴重時,可以即刻轉作禾本科作物。

有機葉瓜果花菜栽培

實施有機農耕農場應多注意「生態平衡」,有機農業的耕作模式,如果只是長期偏用各種有機替代藥劑,對環境生態可能的衝擊仍應多加留意。

結球葉菜如甘藍③可於整地作畦後,以稻草或銀黑色塑膠布覆蓋,可防止雜草滋生及減少蚜蟲危害,且冬季具保溫效果,植株生育較佳,夏季不宜以塑膠布敷蓋,以免畦面溫度過高,造成植株死亡。

有些特殊植物如決明草、萬壽菊等根部排泄物都有防治線蟲作用,如能與易感染線蟲病之蔬菜如茄子④、甜椒⑤等適當輪作或間作,即可減少線蟲病。

有機果樹栽培

草生栽培是近年來果樹有機栽培普遍採行方式⑥,有涵養水分,減少灌溉次數之功能。因除草成為裸地,易使表土沖刷流失。覆蓋的黑色塑膠布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稻(芒草)又不易取得。

善用覆蓋,具調節土壤溫度,涵養土壤水分及養分,抑制雜草生長,隔離土壤病源菌與提供土壤有機質等優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