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兩岸博物館新能量價值論壇開幕,星雲大師(中)特地出席開示,與眾人歡喜合影。圖/人間社記者如輝
恰逢論壇盛會,佛陀紀念館與湖北省博物館簽訂友好博物館,由雙方館長如常法師(左)、方勤(右)揭牌。
圖/人間社記者戴良雄
【記者曹麗蕙大樹報導】一場跨越兩岸的文化盛事—「二○一六兩岸博物館新能量價值論壇」,在佛陀紀念館熱鬧展開。今年是佛館首次承接「兩岸博物館雙年會」,不僅有上海、湖北、河南、河北、安徽、四川等地的博物館館長與學者,與台灣北中南博物館精英研討交流、經驗分享,佛館還與湖北博物館簽訂「友好博物館」,未來兩岸民眾都能看到更精采的展覽!
保存、弘揚、教育…
典藏智慧
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保存、弘揚文化並非博物館之事,而是大眾的責任。這次論壇是「今日一會,無限未來」,他希望透過兩岸博物館間的交流產生新能量,讓博物館的光輝拓展到各地,降服人類貪瞋痴,並將典藏人類文化的決心再發揚光大。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則表示,在新政府上台、兩岸正處變動情勢中,舉辦雙方交流的論壇並不容易,肯定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的用心。
論壇開幕的盛事之一就是佛館與湖北省博物館簽訂友好博物館,讓雙方在工作互訪、展覽、資訊與學術交流上有更密切的合作,同時嘉惠兩岸民眾體驗更豐富、多元的文化特展。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則表示,期盼今年論壇能建立兩岸更多的合作機制,不僅推動文物互展,更能在文化理念上有更多的交流。
一系列專題與論壇引起兩岸館長與學者熱烈回響,在兩岸博物館交流座談會上,大家針對經費、策展、如何吸引民眾,以及在教育、保護、文創等領域上有進一步探討,交換前瞻性意見。
文創、數位、宗教…
多元經營
張譽騰發表的「博物館與文創行銷—史博經驗分享」中,指出文創是博館典藏、研究、展覽與教育外的另一扇窗。他也積極與業界合作,將館藏圖像開放授權,發展成文創商品,如將清代刺繡發行郵票,溥心畬的十猿圖開發為手錶、扇子等。此外,史博館還積極推動公益文創,讓身心障礙者也有機會參與。
方勤展示湖北省博物館的「原創卡通教育—曾侯乙」、3D古樂器演奏系統,與App互動遊戲平台,以掌上智慧博物館案例分析,分享文化傳播何以可能?讓大家看到大陸博館在數位發展的企圖心與實踐。
如常法師則講說佛陀紀念館營運的幾個核心理念,包括落實星雲大師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三好、四給、以文化弘揚佛法來發展營運,這種從哲學、宗教關懷的高度來思考博館的經營,給予大家很大的啟發。
昨晚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也宴請晚齋,他致詞肯定兩岸博物館論壇的交流研討,把原有的文化價值再度開顯,讓大眾更加認識中華文化,也期待兩岸日後能有更密切的文化交流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