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裡的感動 帶鄉親旅行

文/張博智 |2016.04.08
1106觀看次
字級

竹玲說起母親告訴她的一則真實故事:

桃園新屋有個客家庄,村裡有位外勞罹癌,村莊為她發起募款,募了五十幾萬,讓她在台灣完成手術,等恢復了差不多,再送她搭機回鄉。那天,村裡許多人都去送行,離情依依,人人淚灑機場。

聽聞頗為感動,家父請外籍看護照顧多年,讓我們兄弟姐妹離鄉背井卻不至於忐忑不安。長年受惠於外籍人士的幫忙,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也心存感恩。

竹玲說到母親,話匣子一打開,順便提及母親的壯舉。她說,有一段日子,母親很忙,忙著帶鄉親老人們搭高鐵去旅行。

曾經,有位阿太(客家人曾曾祖母輩的稱呼)想坐火車去花蓮遊玩,但沒有人可以帶她去,直到她往生,心願都未了,抱憾而終。因為阿太的遺憾,讓母親有了「帶鄉親搭高鐵去旅行」的發想與行動。

竹玲的母親自己不曾搭過高鐵,先摸索著從家鄉坐車到竹北搭高鐵去高雄,再坐車到旗津遊玩。做好套裝行程規畫後,她開始學習如何包遊覽車、上網訂票、約地點集合……原本以為幾次出遊,任務便可結束。沒想到,鄉親老人家們很喜歡搭乘高鐵遊覽,欲罷不能,竹玲的母親只好繼續舉辦活動。

有一回,遊覽車還剩一個空位,竹玲媽媽邀約一位獨居老人來逗陣。遊覽後不久,老人生了重病,但他似乎了無遺憾,因為已經有過高鐵之旅。

當老人過世,鄉親幫忙整理他的遺物,才發現房間裡存有不少現金。一直以來,他不曾出遊,並非他沒錢,恐怕是因為無人陪伴、無人帶領吧。

由於鄉親熱烈地回應、積極參與,所以,竹玲媽媽帶團出遊前後有三十六回呢。

兩件在小小角落發生的事,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善的循環,大家不分國籍、族群、老少彼此互相扶持,因為有這些人這些事,世界才如此美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