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C肝是台灣肝癌的主要原因,健保署有意以專款專用方式,實施口服新藥十年治療計畫,專家樂觀其成,但因實施日期均未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余明隆建議,患者不要多所期待而延誤治療。
消化系醫學會日前舉辦學術研討會,眾多國內外專家齊聚一堂,會中對C肝最新臨床治療、歐美日韓等國使用最新全口服新藥經驗熱烈討論。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余明隆估計,全台僅五至六成C肝患者瞭解自己感染肝炎病毒,約三十多萬人,其中六成可接受干擾素治療,卻因藥物副作用影響治療意願,相當可惜。
余明隆表示,現行治療為干擾素及雷巴威林,治癒率約七成,因副作用較大,影響病患治療意願。日本二○一四年引進全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成功率平均九成以上,且副作用低。
余明隆說,C肝患者如能及時治療、清除體內病毒,就能降低七成五肝癌、八成肝硬化風險。肝癌患者一年醫療費用約需一、兩百萬元,罹癌後大都無法治癒。
建議需要立即治療、適合現行治療方式的C肝患者仍應積極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為了口服藥物等上一兩年,病情可能更為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