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兒童節,學校舉辦跳蚤市場義賣會,各班級學生,將家裡鮮少使用物品帶來學校義賣。各班級將義賣收入所得一半,保留班級自行運用,另一半捐助給兒福機構,饒富教育意義。
每位學生歡喜萬分,檢視家中可義賣物品。讓鮮少使用的物品「物盡其用」,讓更需要的人,以低廉價格購買使用。
另一方面讓學生做中學,明瞭做愛心公益,無需家財萬貫。只要有心,每個人捐贈幾樣物品,聚沙成塔,義賣所得也非常可觀,發揮加乘數倍的愛心效果。
幾位女學生說,當她們檢視物品、進行標價、擬定義賣策略、點交一半收入所得的金額,給學校捐助兒福機構時,在在感受到活動的意義與價值,她們一定要將全班同學提供的愛心物品全數賣完。
買兒童節禮物,或是帶孩子吃山珍海味,滿足短暫的物質愉悅,倒不如讓他們感受到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的快樂,因為這份快樂意義深遠、動人深刻。
林澤(台南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