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政府提出最新長照藍圖,希望打破社福與醫療體系隔閡,拓展社區日照中心數量與功能。
專家指出,台灣日照中心以提供生活照顧為主,導致老人一有小病就送急診,未來要打造健全的長照體制,結合成熟的社區醫療群,是最省錢、最容易的方式。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現行社福與醫療體系涇渭分明,老人一旦在日照中心身體不適、血壓低,就往醫院急診送,因為日照中心人員無法判斷是哪種疾病引起的血壓低。
陳亮恭指出,如果有醫療人員協助判斷,第一時間審視病情,有助提高老人生活品質、進一步減少醫療費用。
台大門診部主任邱泰源說,社福結合醫療,早該做了。台灣從十三年前開始積極拓展社區醫療,由五到十位醫師組成一社區醫療群,如今全台已有三百七十多個社區醫療群,新政府若是能直接結合現有的社區醫療群,應可解決日照、長照中心資源不足的問題。
陳亮恭說,不該限制投入長照體系的醫療專科,應該所有科別都加入,但建議政府協助,讓醫師了解老年人罹患疾病時所表現的病症,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