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直潭國小發展「森」態多元旅行課程,包括攀岩、射箭等探索課程。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老師,這隻蝴蝶好漂亮。」「牠叫無尾鳳蝶,又叫花鳳蝶,台灣北中南都能見到牠翩翩飛舞喔!」這是彰化縣螺陽國小師生在蝴蝶學習步道的對話。螺陽國小近幾年建置蝴蝶學習步道;蚱蜢、蝶蛹裝置藝術;蝴稻生態大富翁;二十四節氣戶外教室等二十八個景點,讓孩子在特色情境中學習成長,學校因此入選一○五學年度發展特色學校計畫標竿組。
為鼓勵學校推動校本特色課程,將在地特色與文化融入校園,教育部國教署九十六年起積極推動「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發展出許多以生態、藝術、文化及歷史為主軸的特色國中小,昨天選出十六所學校為一○五學年度的標竿組:新北的建安、橫山、石碇、直潭、有木等國小;桃市中平、東安、祥安等國小;竹縣新豐國中;台中文昌國小、彰縣螺陽國小、高雄興糖國小;屏縣恆春、僑勇、內埔等國小;台東縣電光國小。
標竿組是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的最高榮譽,螺陽國小建置生態教學場域,課程以四季為主題,春季推行食草種植生態體驗;夏季推廣自然農法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秋季介紹各地米食文化;冬季闡述飲食與在地生活關係,並於課程中導入遊學導覽小尖兵的培訓成果,讓師生進一步發現教與學的樂趣。
位於新店區近郊的新北市直潭國小,自然生態豐富,所以發展「森」態多元旅行課程,啟發孩子探索興趣。校長賴玉粉表示,去年蘇迪勒颱風把森林樹木都吹壞了,學校除了發動學生整理森林,還規畫枯木拼貼課程,讓孩子製作出森林繪圖、枯木變形金綱等。同學也體驗到受到摧毀的木頭,經由大家的創意改造,變成美好的裝置藝術!而在「我的大樹朋友」、「我是森林達人」、「我是小偵探」等課程裡,孩子更變身為小小解說員,帶領大家探索森林的奧祕。
此外,直潭國小也將附近的社區、步道、農場等自然生態和人文史蹟納入,規畫出直潭十二景、攀岩、射箭等探索課程,希望孩子走出教室,透過觀察尋訪、分組對談、耆老分享等,培養關懷能力。
國教署表示,期待透過特色學校計畫,鼓勵更多學校主動檢視現有資源,將校園空間融合課程,除了提升校內學生學習動機與效果,也可塑造優質之學校品牌,穩定學生來源,成為永續經營之高特色亮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