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佛館館長如常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廣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同學們,研讀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撰寫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高雄報導】什麼是人間佛教?如何回歸佛陀的本懷?佛光山叢林學院一日禮請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廣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同學研讀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撰寫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了解佛陀的人間生活、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等。
追隨大師弘法一甲子的慈惠法師,是當代人間佛教發展的參與者,為了讓同學了解時代背景與故事,妙凡法師以問答的方式,針對「文化出版」、「教育辦學」向慈惠法師請法。
慈惠法師提及,當時大師為了辦教育,在三重成立佛教文化服務處,大師從基本做起,撰稿、下標、排版、印刷等出版工作一手包辦。
慈惠法師並分享在日本留學最喜歡研究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因為佛陀一生弘化充滿人間性格與溫馨,從佛陀人間的生活看到師徒之間的互動,充滿人情味與人性關懷。
大師與佛陀很像,把「求」的佛教帶到「給」的佛教。
如常法師分享,大師將佛陀所宣說的四聖諦、三法印、十二因緣到四弘誓願,從自利到利他的過程,三個重點即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將人間佛教的思想透過經典印證,都是佛陀所說之教法,更是信解行證,這是一本了解三藏十二部經典的入門書。
妙廣法師提及《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即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透過文中更能了解大師如何走過修道過程、如何行佛,對應自己在信仰與追求真理的過程,大師如何圓滿自覺行佛,到自利利他實踐的過程,能增加對正信信仰的建立,穩固求道過程的信心。
慈惠法師在結語時,再次強調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清淨的、善美的。大師一生的努力,透過音樂、文化、藝術等弘法,讓社會大眾更能契入佛理,宣講讓每一個人都聽得懂的佛法。
知千同學表示,人間佛教單純平實的內涵,就是為了讓我們聽得懂。三好四給,原來這才是佛陀說的「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不是玄談艱澀,而是讓大眾做得到。
知深同學表示,因為寫論文的緣故,如今有能力從大藏經中找出經證,感受到大師就是現世的佛陀。也感謝慈惠法師的分享,讓大家更貼近大師的行誼和度眾的體貼,收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