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光明大學藝術學院帶來民俗舞蹈表演。
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高雄報導】在台灣,哪裡看得到菲律賓傳統舞蹈表演呢?到佛陀紀念館就對了!一群來自宿霧的青年,八日至十四日一連七天,在佛館禮敬大廳及本館,展開「光明藝起來─菲舞菲樂在佛館」活動,由菲律賓光明大學宿霧藝術學院一手包辦,帶來精采的菲律賓傳統舞蹈演出。
咚咚咚熱鬧的鼓聲,為精彩的活動揭開序幕,首先登場的是「Idudu」舞蹈,男舞者與女舞者透過舞蹈的肢體語言,展現出菲律賓Itneg、Tinguian部落的家庭生活狀況。舞者Lady Lee Lawas說,Idudu舞蹈巧妙地演出在部落,白天男主人外出工作,女主人在家照顧孩子;到了晚上,男主人回到家要負責照顧小孩,女主人則負責打理家務,一家人融洽相處的畫面,在舞蹈中表露無遺。
令人驚訝的「Banga舞蹈」,是由四位女舞者頭頂七公斤重的黏土罐子,以婀娜多姿的舞步,展現部落女子在江河中取水的舞蹈。
舞者Mary Ann Mata說,Banga舞蹈的高難度,在於平衡感,演出過程中,舞者要優雅地搖擺身體以保持平衡,展現少數民族從山頂上取水至山下的勤勞精神。
由於菲律賓曾受西班牙長達數世紀的殖民統治,因此菲律賓的語言、宗教、音樂、舞蹈,皆融入西班牙文化特色,透過Jota de Manilena舞蹈展現西班牙的熱情。
此外,菲律賓南部有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居民,菲律賓的伊斯蘭教徒和亞洲其他國家的伊斯蘭教徒一樣,但在舞蹈方面保留著自己的特點。藝術學院透過Kappa Malong—Malong舞蹈,呈現伊斯蘭教傳統服飾Malong,傳達不同的穿著使用方式。
宿霧慈恩寺有霖法師表示,菲律賓光明大學藝術學院的分校在宿霧,學員經過四個月短期課程的培訓,讓他們回到佛光山學習。
光明大學藝術學院師生們集體創作各種傳統舞蹈、菲中英文歌曲和音樂演奏,多元種族的舞蹈特色,散播人間真善美,亦展現人間佛教對各宗教的包容。
菲律賓光明大學是佛光山全球大學體系的第五所大學,亦是菲律賓天主教國家首次設立佛學系的高等學府。
由於菲律賓人在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創作和表演有極高的天分,菲律賓藝術學院也在此因緣下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