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考古學家透過人骨知悉生前是男是女、死亡原因,甚至生前的飲食習慣、左撇子或是右撇子等。國立清華大學人類所助理教授邱鴻霖,開設全台唯一人骨考古學,用校內挖出的人骨標本輔助教學,引領學生讀人骨、學歷史,成為人文社會學院的熱門課程。
邱鴻霖是國內唯一以人骨研究台灣史前人類與其文化脈絡的學者。他表示,考古學是以科學方法解析古代人與其文化,人骨考古學則以人骨為出發點,不僅分析人骨的DNA描繪血緣地圖,更從人骨所透露的各種訊息,拼湊出他所經歷的一生,進而推敲所處的生活環境、習俗儀式等。
學生在課堂上用來分析的人骨標本,正是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二年間,清大開發南校區時所挖掘出來。在這門課裡,學生可以觸摸真實的人骨標本,學習鑑別人骨,推斷其年齡、性別等;還有古病理學,分析生前曾經感染的病症、退化性炎症等;透過骨遺傳學鑑定DNA基因,以同位素分析認識個體的生存環境與飲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