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蒸汽火車頭 停駛38年 353重返旗山

 |2016.03.25
1958觀看次
字級
比利時製造的台糖鐵路小火車蒸汽火車頭353回旗山娘家,老車頭不但響笛還會冒白煙,彷彿過去情景重現。 老火車上還保有過去台糖及旗山線專屬的標誌與原廠解說牌。(小圖)圖/劉學聖
比利時製造的台糖鐵路小火車蒸汽火車頭353回旗山娘家,老車頭不但響笛還會冒白煙,彷彿過去情景重現。 老火車上還保有過去台糖及旗山線專屬的標誌與原廠解說牌。(小圖)圖/劉學聖

【本報高雄訊】停駛三十八年後,比利時蒸汽火車頭「353」昨日停靠旗山火車站,站內再度響起「嗚…嗚…嗚!」鳴笛聲,重返旗山的台糖小火車載回老旗山人滿滿記憶,這條鐵道兼具雙重身分,既運甘蔗也運人,絕非只是「有站無鐵軌」的觀光車站。

日治時代,台糖公司修築鐵路運輸甘蔗,旗尾線鐵道東起美濃竹頭角、西至大樹九曲堂,銜接縱貫線台鐵,全長三十九點四公里,共設二十二個車站,旗山車站採和洋混合風格,木構造型優美。一九八三年鐵道拆除殆盡,公路局改興建台21線公路(現更名台29線),鐵道場景就此消失,僅剩旗山火車站可喚起片段回億。

旗尾線火車在老旗山人內心留下無數美好回憶,已故台灣文學作家鍾理和書中曾描述「搭乘五分車奔馳藍天底下的輕快自在」;旗山老畫家呂浮生也用畫筆重現台糖小火車行駛現今公路的懷舊場景。

旗山火車站歷史超過一百年,去年七月因屋頂天花板崩塌整修關閉,高雄市文化局趁機轉型規畫「糖鐵故事館」,並找回曾經在旗尾線服役三十年的比利時353蒸汽機車頭與兩個木造車箱,昨日在當年曾參與搶救火車站的文史工作者,以及台糖員工、地方耆老見證下重返旗山。

鐵道文化協會發言人陳建竹指出,旗山火車站造型獨樹一格,全台找不到第二個台糖火車站有這麼漂亮的八角樓,它是獨一無二的landmark(地標),只要看到照片就可認出旗山火車站,全國鐵道迷都樂見蒸汽火車重返旗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