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竹南訊】苗栗縣竹南蛇窯被選為「古窯聯絡站」,為配合文建會今年所推動的「社區文化資產守護網」活動,昨天「蛇窯文化工作室」邀請學者與相關業者座談,希望透過點線面的串連推動古窯保存,進而轉型為傳統文化和觀光資產。
「古窯聯絡站」希望發揮串連的功能,喚起傳統窯爐業者和所在的社區民眾珍視這項資產,進而轉型成為社區的文化象徵和觀光資源。
苗栗縣的「社區文化資產守護網」選定苑裡三角社區、南庄鄉愛鄉協會、竹南蛇窯三處聯絡站,其中竹南蛇窯定位為「古窯聯絡站」,以推動苗栗縣、乃至全省的古窯文化保存為職志。
昨天與會的有相關領域的學者、研究人員、窯爐業主和工作者,針對「古窯」的定義、歷史文化意義、古窯址普查、保護、保存與再利用、產業文化創意和目前面臨的困境等議題交換意見,並參觀造橋鄉包子窯、八卦窯。
曾經赴澳洲、日本等地考察的陶藝創作者曾淑玲舉兩地經驗為例,澳、日早有完善的保存觀念和機制,傳統窯爐被許多社區視為文化、觀光資產,進而發展為陶藝重鎮。
反觀台灣,竹南蛇窯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林瑞華、鄧淑慧表示,許多窯主因生計或是窯址再利用,拆起傳統窯毫不手軟,縣內的八卦窯、四角窯、包子都陸續面臨類似困境,如果官方再無政策配套,民間猶無自覺,未來這些珍貴的窯爐難免消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