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婦人請教高僧不生氣的法門,高僧把她領到一間禪房,落鎖而去。無論婦人如何叫罵,高僧都置若罔聞。待她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還氣嗎?」婦人不理會他,高僧笑笑拂袖而去。
一會兒,高僧再來:「還氣嗎?」婦人說:「氣也沒辦法啊!」高僧又離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時,婦人說:「不氣了,不值得。」高僧說:「計較值不值,就是還有氣。」婦人問:「大師,什麼是氣?」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猛然有悟。
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茶水,瞬間就和泥土化為一體,人生苦短,一些無聊小事,又哪裡值得生氣呢?
老子《道德經》有言:「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安於應處的地位,心像深淵一樣清靜,以友善之心與人交往,說話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則處理事務,做能力所能及的事情,善於把握行動的時機。
該爭取應有權利時,就好好爭取;沒爭取到,就笑一笑,繼續付出。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對的事情和對人有利的事情,加上對成敗看得淡,內心就會無怨尤。
踏實地面對問題,處眾表達出自己的氣度,有智慧地完成目標,這不就是成功嗎?即是爭而不爭,為什麼要生氣呢?(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