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一項調查指出,台灣婦女每四人就有一人終其一生受伴侶暴力傷害,呼籲受暴婦女勇敢求救。
這使我想起甫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影片《不存在的房間》,講述一名年輕母親與五歲兒子被囚禁在小小房間裡,母親為讓兒子接觸外界,過正常生活,想盡辦法逃脫,終於獲救,重新展開人生的感人故事。這部電影經由女主角精湛的演出,展現母子情深及母愛的偉大。
這部當紅電影在台灣的代言人,邀請到同樣受家暴的越南新移民陳竹莉擔任。兩者有著相似命運,相同的堅毅個性,格外有說服力和宣傳效果,讓人感受一股向上的力量,引發共鳴和深思。
十八歲就嫁來台灣的陳竹莉在遭受前夫暴力後,勇敢求救,離婚後,獨自撫養兩個女兒,這位遭受暴力的母親勇敢走出來,力爭上游,得到許多人幫助,成功翻轉人生。
衛生福利部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兩性平權的今天,還有不少婦女遭受暴力,讓人難過之餘也引起關注。
有的婦女遭受暴力,因家醜不可外揚或種種原因,不敢揭露,一味隱忍姑息,只會助長暴力成為習慣,讓自己身心遭受巨大傷害,甚至處於危險境地,也給目睹家暴的孩子,帶來無法抹去的陰影。
《不存在的房間》和越南新移民陳竹莉這兩個偉大母親的故事,或許會給受暴婦女一些啟發,遭遇暴力時,只有勇敢走出來,尋求協助,才能擺脫暗黑的命運,迎向新生。
李月治(台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