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施放的數萬盞天燈,飄到山林裡,引發環保正反論戰。為兼顧文化觀光發展及環境保護,讓天燈活動流傳下去,新北市環保局等單位號召志願民眾約兩百人,選定平溪區境內五條步道撿拾掉落天燈,還山林原貌,我認為仍這是半吊子解決問題。
正本清源,應該先從減少與限量施放天燈開始,遠比研發出環保材質的天燈來得務實。 每個旅客到平溪,都希望在自己的天燈寫上祈福的字句,屬於獨一的個體冉冉上升,拍照存證。如果改成團體集中滿載於祝福單一天燈,雖然業者收入減少,但散落在平溪的山野林間會少了困擾。一如廟宇為了減少焚燒紙錢因應,將善男信女的紙錢集中焚燒是一樣道理。
到平溪放天燈代表虔誠的心意,讓自己跟一群陌生朋友,因緣巧合獻上不同的祝福,也是不錯的感覺。
或許改為團體施放天燈會讓業者吃虧,依施放單一天燈每人酌收數十元費用,一樣是來平溪放天燈,不再大量製造垃圾,何嘗不是功德一樁?
林泉利(新北市/退休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