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少輔院管樂團四十三名接受感化教育的少年,昨到北市大安高工參加全國音樂賽決賽,指揮陳玟蓉(左)賽前幫學生一一調音。圖/張錦弘
【本報台北訊】桃園少年輔育院去年三月推動「大手拉小手、逆轉人生」計畫,培訓接受感化教育的少年學管樂,從零開始,每天練習八到十小時,去年十一月,四十三人管樂合奏團、五重奏,都獲桃園學生音樂賽特優,五重奏分數奪冠。
昨天上午,桃園少輔院管樂合奏團由院方出動四十三人戒護,代表桃園農工到北市大安高工參加全國決賽,他們不只想拿特優,更希望打敗建中。
昨晚頒獎,他們不負眾望,在參賽十九校當中,和建中、師大附中、成功高中等八校同獲特優,總分雖以些微分數輸給建中等校,全團仍樂不可支。
「他們身上沒一處乾淨,都刺龍刺鳳,但音樂改變他們的靈魂。」桃園交響管樂團團長陳榮昇說,指導少輔院管樂團之初,心裡仍毛毛的,但經音樂薰陶,看到孩子臉上氣質改變了,和指揮樂團的女兒陳玟蓉陪孩子一路闖進全國決賽拿特優,是段偉大的旅程。
這群非行少年大多來自弱勢家庭,從小沒錢學樂器,平時也不聽管樂。院方向慈善團體募到上百萬樂器,並引進桃園交響管樂團十位老師,以微薄鐘點費任教。密集訓練下,他們從簡譜進步到能看懂五線譜,懂得不再使用蠻力吹奏,到有了專業水準,部分少年雖然已可出院,但為了拚全國賽,自願留院,帶領新生站上全國舞台。
陳榮昇回憶,一年前,他答應桃園少輔院,帶著女兒和桃園管樂團的團員,每周定期指導少輔院的孩子學管樂。三月接團,十一月合奏團、銅管五重奏就要參加桃園市初賽。
「我當時很緊張、很擔心。」陳榮昇說,這群孩子以前在外面不是打打殺殺,就是吸毒,都從未學過樂器,連簡譜都看不懂。從零開始,短短半年,能練出什麼成績,他也沒信心。
不過,學了一段時間,他發現,孩子臉上的氣質都變溫柔了,少了暴戾之氣,音樂感化人性,不在話下。
就讀輔大音樂所指揮組博士班的陳玟蓉,跟著爸爸走入少輔院,指揮管樂團,和一大群非行少年稱兄道弟,是她從未想過的。
陳玟蓉說,管樂團的孩子其實很有天分,決定學樂器後,很有榮譽感,抱著非贏不可的拚勁,很有耐性,每天練七、八個小時,吹到嘴都破了。才學短短半年,就讓人刮目相看,打敗很多高中音樂班,合奏桃園市初賽、全國決賽都拿最高等級的特優。「他們真的很棒,這成績是他們拚來的,不是我的功勞。」
小楊國中畢業後因毒品案,到桃園少輔院接受感化教育,他吹奏小號找到人生目標,去年參加桃園市學生音樂賽銅管五重奏奪冠,評審讚譽有加。他盼考上大學音樂系,開啟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