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評鑑期間以病人為尊,病患嫌衛教節目難看,醫院就增加有線電視節目,讓病人候診時不會無聊。圖/李樹人
【本報台北訊】醫院評鑑又來了。與以往不同的是,衛福部將今年訂為「醫院大評鑑年」,全台四百多家地區醫院級以上的醫療院所,一半以上都需接受醫院評鑑,其中以台北區醫學中心競爭最激烈,首度出現十搶八的戰況,雙和醫院、台北慈濟磨刀霍霍,希望擠進醫學中心。
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說,醫學中心評鑑門檻很高,只要努力達到優質能量與品質,都應給予肯定,因此首度研擬「準醫學中心」全新位階,讓達到評鑑優等卻擠不進有限名額的醫院,擁有等同醫學中心的榮耀。準醫學中心健保給付層級,仍得依照區域醫院級規定。
目前台北區醫學中心上限家數為八家,加上雙和和台北慈濟加入競爭,將有二家落馬。外傳會因此公布評鑑名次,王宗曦澄清,內部會透過排序篩選資格,但不會公布,「排名沒有意義」。
台北榮總醫企部主任李偉強表示,醫學中心上限名額不增加之下,台北區過去就是八家醫院參加評鑑,只要獲優等就能拿到醫學中心資格,較沒壓力。今年首度出現十搶八,落榜沒面子,醫院不敢掉以輕心,卻也提升醫院的競爭力,「能因此使醫療品質更進步,是國民之福」。
為了讓醫院準備評鑑時更能簡化聚焦,王宗曦表示,去年改革後,評鑑條文數從過去的二百三十八條精簡至一百八十八條,今年實地評鑑導入「以病人為焦點的查證方式」,以實際照護流程為查證重點,醫護人員只要按日常作業呈現即可,不須特別準備評鑑資料。
醫護最高層級 5大任務評比
王宗曦說,今年度醫院評鑑四月中旬執行第一波評鑑,結果六、七月出爐。台北區和北區醫學中心部分,因身為醫療照護最高層級,評鑑更嚴格,需進入五大任務指標評比,醫院負責人需參加面試、報告,評鑑結果最快十月底定公布。
至於中區、南區、高屏區和東區的醫學中心評鑑,將在明年進行,今年需提出申請。王宗曦說,醫學中心必需有重難症醫療能量,醫院只要取得「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認證,就等於拿到醫學中心評鑑的申請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