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預估十年內電價不會大幅上漲的說法,太過樂觀,除了時間因素造成的不可預測性之外,國際原物料波動難以預測,亦是原因之一。
近兩年國際煤、石油、天然氣或因國際經濟不振或供過於求,而大幅下滑,但無人敢預言,未來不會因經濟復甦或供需失衡而大幅反彈。
站在總統的高度,應該思考的面向,並非電價是否上漲,而在於台灣電力是否充足,尤其在不興建核四,既有核能電廠逐漸老化的狀態下,除維持民生用電無虞,也要充分供給工商用電維持經濟發展之需,且要與國際減碳行動並進,畢竟,電力產業不可能要馬兒好還要不吃草,想要有多少電力維持民生經濟,就要付出多少代價,因此,要在產業、民生與環保三方面取得折衷,必須要將十年電價上漲的選項納入其中。
蔡英文所提落實節能、發展綠能提高台電營業效率三點,都是所當為之事,但我認為蔡英文有必要告知民眾,取得電力必然付出的代價,若要發展綠能電力,必須負擔高成本電價,使用便宜的化石燃料,也要負擔空汙、碳排的副作用,絕非以永續、合理的電力發展等寥寥數語即可帶過。
鄭佑璋(桃園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