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萱(廣播電視主持人)
政權交替時程不斷推進,縱使第三次輪替了,大小爭議反映出台灣政治問題推陳出新、政黨猜忌依舊未解。
但新總統蔡英文顯然未受其擾,為接棒做準備的行程議題按部就班,尤其比起近日同樣盤據媒體版面、以雄性霸氣著稱的郭台銘,蔡英文言談間透露的隱性霸氣不遑多讓,掌控全局的自信姿態與日俱增。
像是新國會率先登場亮相以來,首度掌握過半席次的民進黨立委,脫韁野馬般爭先推出不分輕重、意識形態掛帥的種種提案,引發外界議論質疑四起;蔡英文旋即以黨主席身分急踩煞車,拋出「立委同志對議題設定應有戰略思惟」的重要提醒,相關言論隨後稍有收斂。
開春第一季,兩岸發展仍在曖昧試探階段,經濟、出口與觀光的衰退警訊卻不斷傳出;蔡英文適時透過政策辦公室主任張景森,釋放「兩岸觀光不容許倒退」訊息,並親自在產業之旅對企業老闆喊話,「我說維持現狀就是維持現狀,請大家放心」,略帶霸氣的堅定語勢,想要平撫人心,不言可喻。
蔡英文的新表現像頭母獅子,展示出對周邊情勢充滿警覺,毋需張牙舞爪便傳遞震懾式的威儀;不過,值得關注的不只是低調蔡英文的強勢轉變,整體社會更在意的是,這般君臨天下的威儀,能罩得住多久?發揮多大效果?
正如君王論的馬基維利以獅子和狐狸比喻領導者,應兼具威懾、機巧的特質與才能;更如馬基維利未及剖析民主體制當中複雜的權力與民意關係,需要更多戰略戰術之外的治理能耐和政治實力作為支撐,否則終將淪為一時之間的虛張聲勢,而無以為繼。
最明顯的莫過於蔡英文單方面「歡迎陸客來台」的信心喊話。除非,張景森等人奉命釋出訊息同時,也有第二軌道、第三軌道的民共溝通正在進行,或是蔡英文已擬定就職演說,將某種程度正面回應中方期待,否則,陸客來不來、操之在對岸其理甚明,縱使百般無奈萬般不滿,也不是一句自以為霸氣「不容倒退」就能說到做到,更不應以此蒙混作為受兩岸影響的觀光旅遊相關產業政策。
至於民進黨內部是團結或競爭、綠色陣營是合作或掣肘,恐怕也非勝選執政的初期表現可以斷言。畢竟草根出身、選戰拚搏中誕生的民進黨,素以競爭甚至鬥爭為手段、以派系共治分享為目標,政黨的DNA狼性堅強。
就算暫不回顧阿扁執政初期大權獨享時,如何遭遇黨內派系猛烈砲轟要求釋權,當前蔡英文才以六百八十九萬票,一舉衝上民進黨得票高峰,黨內立委也不過賣她面子、偃兵息鼓幾天而已;廢除國父遺像、訂鄭南榕紀念日提案之後,如今又是一大修公投法(降低門檻、憲法變更、領土變更)、廢蒙藏委員會、特偵組……充斥新國會。
同時已現權力爭逐跡象的,還有高雄、台南、新北等關鍵縣市的百里侯爭奪戰,葉宜津力爭月領三千元兒少津貼、新北市蘇系立委集結挑戰……,以國會為舞台、以謀地方福利為理由,向小英政府爭權施壓的行徑,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更遑論還有一旁以「時代力量」為籌碼、巴望著進入第二共和的李登輝等新獨派了。
英派即將執政。以國內外、黨內外的複雜險峻情勢看來,蔡英文不只要做獅子,還得是擅長機巧謀略的狐狸、處理兩岸的御龍高手,更該是能回應民意期待以穩固權力基礎的千手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