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二○一六年,北韓先在一月初核子試驗,宣稱成功試爆氫彈。
除夕又試射「光明星四號」人造衛星,國際社會認為這是藉機測試飛彈,讓新年後的東北亞局勢,陷入詭譎緊張。
今年五月北韓勞動黨將舉行睽違三十六年的黨大會,這是歷經一九七○年代末國力衰退、九○年代金日成死亡、連年災害與飢荒之後,北韓政權揭示施政與發展目標的機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為擴大對內宣傳、凝結民心,對第三代接班體制的衝程動作頻頻。
南韓政府除了聯合美日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對北韓提出高強度制裁,還宣布關閉兩韓合作經營的開城工業區報復,並將與美國開展史上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
南韓軍方還和美國啟動配置「戰區高空防禦飛彈系統」(THAAD)的討論。THAAD是一套來自美國的導彈攔截裝置,能在高空中先行狙擊敵軍飛彈,讓受攻擊方能爭取更多時間啟動防禦與反制。
最受關注的莫過於中國大陸角色。儘管被視為傳統盟國,北韓接受絕大多數來自大陸的經援,金正恩肅清了改革開放派的姑丈張成澤後,使中朝關係陷入冰點。
南韓總統朴槿惠上任後,除了固守韓美同盟關係,也希望拉攏大陸,促使北韓改變。
去年中,南韓因軍人遭北韓地雷炸傷,宣布重啟對北擴音廣播,北韓則對南韓領土砲擊,雙方劍拔弩張。
南韓政府緊急聯繫大陸商討因應措施,大陸要求北韓克制,南北韓代表還展開協商,化解緊張。北京當局被認為扮演積極角色。
南韓政府寄望大陸和韓美日站在同一陣線,對北韓施加制裁。只是THAAD雷達偵測範圍涵蓋大陸本土,為防軍情動向受美國監控,北京方面多次「警告」反對南韓配置,這讓南韓既煩悶又急躁。
意識到國際社會壓力,與韓美展開對配置THAAD的論議,大陸與美國達成決議,在聯合國安理會接受對北韓制裁決議案。
北韓是大陸在外交上用來與他國互動的籌碼,儘管朝中關係不復以往,在陸美二元對立架構下,站在大陸立場思考,對北韓制裁,或使北韓體制崩潰,等同放棄底牌。
大陸確實愈來愈難以控制北韓的行徑,可能在透過減少天然資源供應或貿易量來「背後反制」,藉機試探北韓,卻不會就此反目,若這樣做,反讓北京在外交上喪失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