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的提升,帶動了人類更重視自身與大自然的關係,因此開始創造有了會呼吸的建築,研發會呼吸的布料,許多人彷彿就像是生活在在乾凅池塘裡的魚一般,渴望再吸到一口氣。台灣社會在年前年後發生的許許多多天災人禍,如同大氣籠罩,似乎有些許令人喘不過氣來,加上台灣電視平面媒體的單一取向報導,讓社會中更瀰漫著失落、迷惘與不確定,找不到出口。
這一年來許多美國友人談論著美國總統大選時,難免也有些人為特定候選人的言行舉止對美國的未來感到憂心,也為美國未來領導人的德行諸多批判,兩百多年的選舉經驗,總有不如人意的候選人擔任美國總統,也曾看到美國人民的憤怒與悲憤,或許有失望,但沒有絕望,有些人會說是美國人樂觀的天性,更精準地說,是美國人創造了一個足以讓美國人樂觀的社會,讓人們能在失望中看到希望。例如美國職業籃球NBA。
每年長達八個月左右的NBA球賽,為美國社會提供了一個喘息和呼吸的窗口。除了精采的賽事和專業的球技外,NBA總能給予許觀眾一個未來,一個期待。從空中飛人喬丹(Michael Jordan)造就了芝加哥公牛王朝,到小飛俠布萊恩(Kobe Bryant)打下的洛杉磯湖人王朝,曾經牽動幾個世代對於NBA的狂熱,提供全世界大批籃球迷的舒壓管道。布萊恩宣布今年球賽結束後退休,的確令許多湖人球迷感到難過與失望,但是卻不減籃球迷對NBA的期待。兩年內柯瑞(Stephen Curry)和金州勇士隊挑起全世界NBA球迷對籃球的另一波狂熱,球迷會記得喬丹,會懷念布萊恩,同時更期待柯瑞,這是NBA迷人之處,更是NBA帶給球迷狂熱之外,對美國社會更大的貢獻,創造一個會呼吸的美國社會。
美國藉由全年不斷的各種運動競賽,打造一個會呼吸的社會,法國透過藝術誘發的浪漫打造一個會呼吸的社會,奧地利透過音樂,義大利透過美食,提供人民在不可掌控的生活中找到出口。無論是運動或藝術,音樂或美食,就像是一個個呼吸孔一般,透露著生命的氣息,散發出社會的朝氣,國家自然就會健康,人民就會充滿希望。
NBA沒了喬丹,出現一個布萊恩,球迷還沒有忘記布萊恩,柯瑞的出現為NBA再造風華。從NBA現象看得到美國社會對於接受新事物的包容與期待,因此,創造出一代一代的驚喜與傳奇,國家社會得於永續,得以傳承。台灣社會的單一特性,容易給予台灣人民對於改變的恐慌與絕望,往往會落入某些事非某些人不可的迷失,對於未知感到懼怕,對於新的人,新的事,懷疑多於寄望,苛責多於鼓勵,人才流失,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