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館將營運 關注女性人權

李祖翔 |2016.02.18
1469觀看次
字級
阿嬤家LOGO。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今年初「慰安婦倖存者」小桃阿嬤過世,婦女救援基金會服務的阿嬤僅存三位,為讓性別暴力議題發酵,擴大創傷復原經驗的價值,打造台灣第一座慰安婦文物館,落腳大稻埕迪化街與涼州街交叉路口,館名「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AMA MUSEUM)」,未來提供史料展覽、文創進駐、受暴婦女培力與庇護,三月八日掛牌,九月營運。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已先後設立與慰安婦相關的博物館、紀念館,台灣是第一座,雖然日本尚未作出回應與道歉,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延續教育,讓下一代記住歷史,避免歷史重演、延伸幫助受到性別暴力的人。

阿嬤家為二進老建築改建,設計採「阿嬤牽著參觀者的手一起療癒」的意象方向,除了保存十多年人權運動的珍貴史料,展示倖存者生命故事、文物與復原創傷歷程,推動婦女培力及暴力預防教育工作外,還要結合咖啡廳、公民書房和文創商品,免費參觀,還會設計系列自我反思實踐課程,讓民眾了解能為人權發展盡多少力;另提供受創婦女就業,收入用作場館營運。

建築師表示,該址原為香鋪、油漆店,閒置八年修建後,去年十月完工,由於出入多門檻、樓梯狹窄,預計三月八日正式掛牌,九日籌募營運費二千萬,加裝無障礙空間、電梯等硬體,強調人權精神,而建物希望符合迪化街的地景風貌與人文,民眾可拭目以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