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全出線,如無意外擔任立法院長已無問題,小英主席主導了國會人事布局。往昔王金平、柯建銘縱橫立院時代已退潮,監聽疑案與密室協商疑雲,也不了了之,新國會的運作,將會是個怎樣的面貌呢?
民進黨擁有六十八席,國民黨只有三十五席,新國會朝大野小,議長根本無所謂中不中立(蘇嘉全辭去民進黨中常委,是好的開始),蘇是蔡英文指定人選,也就是她在國會的代表,屆時真能保持中立不受任何影響?有待觀察。
國會制衡,小黨像「時代力量」在運作上,會比民、國兩黨鮮明,發揮的功能會比兩大黨「精采」。可是,還是無法完全帶動制衡行政部門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團又可做些什麼事呢?
不少質優的專業立委,在這次大選紛紛落馬,看起來是一種損失,但從新血紛出的角度看,不正是新人的最佳舞台!
問題是已經掌控政府與國會的民進黨,是否真能謙卑而追求更專業挑戰呢?
新國會若還像趙天麟委員那樣,批馬總統登太平島宣誓主權的口吻,那只顯示民進黨還在勝選氛圍中自我陶醉,該醒醒啦!
以往小黨委員抓著程序正義之由,霸占主席台,不讓法案實質討論與審查,嚴重延宕立法速度與品質,蘇嘉全是否能向國人證明民進黨有能力改造國會,就得從小地方開始。
至於朝大野小,還有密室協商的必要嗎?新國會的政黨協商應該如何陽光化?
國會要改造,要有新氣象,第一個優先審查的法案會是什麼呢?是在蔡總統的口袋裡呢?還是新科立委討論下的產物,民眾拭目以待!
孔令信(台北市/銘傳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