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紙傘

文/陳煌 |2016.01.29
1944觀看次
字級

那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早得我都差點記憶不起來了。

那似乎是一群作家被某單位邀請去美濃參觀訪問,參訪的地方不免包括鍾肇政老家、黃蝶翠谷,和製作油紙傘老店等等。我們住宿駐步在一處有著廣闊樹林與步道的旅店,對於那時尚年輕的我來說,我因早就關注自然生態的議題,甚至成為早年我一系列的寫作主題,所以我往往喜歡獨自一人在天亮前就漫步在樹林的步道中,甚至對美濃的鐵道木比油紙傘還有興致。不過,我還是在參觀油紙傘老店時,不禁從眾地也買了一把油紙傘,在場的一些同儕作家朋友悄悄問我說:「鐵道木與油紙傘,哪一種較能寫入你的作品中?」

我依稀記得,我當時只是笑笑,在我的想像中,鐵道木僅僅只是美濃山地樹林裡其中一種樹種罷了,但鐵道木除了被用來作為鐵道的枕木外,也與黃蝶的生態有關,所以鐵道木理所當然會較受我的關注;而懷古,帶著一些歷史因緣的油紙傘,大概對其他喜歡帶著緬懷情愫的作家來說,它卻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後來,我雖然寫了一篇關於鐵道木與樹林的生態文章,卻已忘了是否也將油紙傘寫成稿子了,但我猜想,在那一次的參訪後,似乎有不少的作家拿油紙傘當散文或報導文學素材了。

再後來,好像有一位同輩作家朋友問我:「在我對你的認識程度中,我相信我還是比別人對你認識更多的,但你好像沒寫過油紙傘的文章,這不是你一直最擅長的嗎?」我的回覆好像是,呵呵,我轉到專攻自然生態了,何況,我也從沒在雨天中撐過油紙傘,沒那種特別的感覺,所以就沒寫了。

我的唯一一把油紙傘,自從被我由美濃帶回台北後,也就束之高閣,從沒使用過了。如今想想,像我這樣的男子,如果在雨天中撐著一把花花綠綠的油紙傘走在街頭……我認為那應該是款款女士該擁有的一把復古,很有情調的傘……固然我挑選的那把油紙傘可能是當時所有傘中最素雅簡潔的,棕色傘面上僅有局部分散的紅色小花,和幾片綠色樹葉,我還是無法很大膽且適意地撐它出門,所以被我束之高閣也是很自然的事,更是當初在從眾心理下有一點失誤、後悔的購買行為。對我沒有用武之地的油紙傘,僅是偶爾被我在書房裡在興起的好奇與整理書房的探看下,撐開幾次,但匆匆擦拭過後,又是接著置於冷宮中,在書房最不起眼的角落中蒙塵。

但我後來也好奇地查閱一些資料,根據顯示,油紙傘的出現最早源自春秋時魯國著名工匠魯班的妻子云氏,「砍竹粘出細條,傘面覆蓋動物皮毛,封閉時成為一個枴杖,開了有一個錐。」可見當初的傘面是動物毛皮披覆,後來雖然也出現羽毛、樹葉和絲綢的材質,但卻直到紙的發明後,也不知又過了多少歲月,珍貴的紙張才形成普遍的物品,接著不知又過了多少年月,始被運用在油紙傘上。而油紙傘上使用桐油來防紙傘面輕便的紙質不被雨淋溼,讓詩人與仕女能很瀟灑地撐著它,漫步於雨中,這又不知是哪朝代的浪漫事了。

那也許是在千年前泱泱盛唐飛柳拂面的河邊,雨也飄灑,那時真正意義上的油紙傘已現身了,從油桐樹的褐色種子,這種褐色種子在榨取後可以得到金黃色的油脂,好像將儲藏在種子裡的陽光榨取出來一樣,珍貴,又給人好感。但聰明的唐人卻又加熱後才讓它具有閃閃發亮的光澤,讓油紙傘除了防雨之外,也添加了不少迷人的光采,但我判斷,這時的油紙傘恐怕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能使用,而應該是有錢的公子佳人和尊貴的皇親國戚才捨得撐它雨天出行吧。

後來,油紙傘又傳到以工匠手工藝為尊的元代,後來據說再由馬可波羅將桐油與油紙傘帶到了歐洲。這樣美麗而悠久的傳說,卻沒有在台灣流傳。台灣美濃的油紙傘據說直至日據時代,才從大陸引進的,到一九六○年才真正興盛起來。這其間的五、六百年間,油紙傘大概已逐漸成為平民百姓常用的傘具了。

再後來,因工作與興趣的關係,我又在男裝知識領域裡寫相關的書,在寫到以男士配件,關於傘的故事時,一個有趣的細節出現了。資料裡顯示在一七四七年左右,一位英國商人到中國旅行,他發現當時清朝乾隆的中國老百姓一遇雨天,就拿出油紙傘,雨歇後一收起來也很便捷,於是就買了一把帶回英國倫敦。

諷刺的是他也一遇雨天就撐起油紙傘,但卻經常遭到辱罵嘲笑,甚至有人還朝他丟擲雞蛋石頭,因為根據當時的英國宗教說法,下雨是上帝的旨意,淋雨是很正常的(即便淋著一身雨,英國男人也能安步當車,不急不徐走在馬路上,這就是後來演進出知名風衣品牌與英國紳士風格的原因?),而有人撐起奇怪的傘遮雨,則是違背天意、容不得的罪過;不過,對經常下雨的霧都倫敦而言,撐起傘的確也能避雨,免得一身紳士服裝溼透,於是,傘也逐漸受到青睞,以至後來英國有人進而改良研發出更輕便堅固的傘,甚至連英國紳士人人都手上一把傘,被視為標準的配件。

直至今日,英國更已建立許多全球知名的頂尖一流專業製傘品牌。傘,油紙傘起源於中國,然全球最知名的傘則興盛於英國。傘,在有些人眼中或許是一首迷人的浪漫詩;不過,在另一些人的手上,卻可能是工業革命的一部分,以及紳士風格的養成。

不論如何,撐開的,是風風雨雨;收起的,又豈是風和日麗?油紙傘在既有的歷史長河的岸邊,必然也走得顛顛簸簸吧,想必美濃的油紙傘也是。但在我的歲月長河中,有些瑣事也會彷若在川流河面上奮力一躍,閃身而起的一尾銀魚,又轉眼即逝,而那一把已久遠,早被我忘淨的油紙傘卻也一樣於腦海水面上乍然魚躍閃現,真不知這是頭殼裡一種腦迴路的反應,還是僅僅某種聯想。

許久許久沒去遙念美濃了,鐵道木樹林與步道還好嗎?今日,美濃的油紙傘又發展得如何呢?如果當油紙傘只是一種被視為擺飾的藝術品時,也如果僅是復古的複製,它的未來命運又會如何?對有些人來說,那種一開一閤,能依稀聞到自然桐油味道的特殊感覺,以及撐它於雨中浪漫的情愫手感,都是一種美麗如詩的懷念。但我的油紙傘在歲月中,在不在意不知情的記憶庫中早已遺失了,就如同我們對過去盛唐的想像一樣,是我們的歷史,但卻是離我們很遙遠的歷史,憑我們的想像也無法還原的一種浪漫遐想。不過,有時卻會不經意閃現,就如同記憶庫裡還留有依稀的淡痕遺跡位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