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鄉水田部落腹地平坦,露營區密度堪稱全台第一。
未來「露營場地輔導管理辦法」,將規範營區的環境、安全。圖/葉建宏
【本報綜合報導】面積十七平方公里的尖石鄉新樂村水田部落,約三十處露營地,堪稱全台露營區密度第一,每到周末湧入大批遊客,全是為了欣賞水田部落的美,不過因為太熱門,要來露營,必須提前半年預訂,每月二千名遊客也創造在地經濟。
全台目前有一千一百九十九間營地,其中以南投露營業者數目居冠,再來是苗栗與新竹。中華民國協會華中露營區執行長石盛良表示,南投與苗栗雖然業者多,但是多屬山坡地形,露營業者分散不密集,反觀尖石鄉水田部落腹地平坦,露營區密度堪稱全台第一。
人口不到一千人的部落,怎麼變成了熱門露營區?尖石鄉新樂村長朱元章說,水田部落過去在日據時期,曾是一片梯田水稻,後來人口逐漸外移,政府推動休耕,當地居民開始種樹綠化。直到二○○六年,田姓業者在當地開了第一家「田中露營區」,掀起水田部落的「露營潮」。
全民瘋露營,卻沒有單一的管理辦法,農委會表示,露營地的目的和所在地不同,各有管理單位,若營地在國家公園內,必須依照內政部國家公園管理法規範;農委會管理的是休閒農場和休閒農業,並非露營這項娛樂事業。
農委會輔導處休閒產業科長蘇夢蘭表示,一般位於農地的露營地可依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申請,休閒農業為主、露營為輔。
農委會管理的是農地上的休閒農業和農場,依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有一條載明休閒農場可設置「露營設施」。
若擁有農地想要從事休閒農業,可以提出申請,六成必須做為農業經營使用,可以養魚、種果樹、種菜等,四成土地為休閒設施,其中農業設施的範圍,就可以提供露營使用。
不過,新竹縣交通旅遊處處長李銷桂說,當前中央未擬定任何相關露營法令,僅列入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以新竹為例,全縣市約一百八十五家露營業者,由於多集中在尖石、五峰地區,位置偏遠,當遊客發生意外時,誰該負責?
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去年開始,針對縣內露營地草擬「露營場地輔導管理辦法」,主要針對安全、衛生及環保著手,其中露營區必須增設「服務站」,提供逃生資訊,並且設簡易醫療站及消防設施。另外,在水土保持、水源排放及衛生,都必須符合相關法令,預計今年實施。
李銷桂說,露營活動已遍及各地,中央遲遲未正視該問題,未來也會彙整相關資料給中央,目前只能利用行政法規,結合鄉公所、業者擬定相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