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上午乘專機離開北京,對沙烏地阿拉伯、埃及、伊朗進行為期五天的國是訪問。此次是習近平任國家主席以來,首度出訪中東。預料習近平此行將宣布全新的中國中東政策。外界預期,北京有可能擔當調停人,協助緩和伊朗和沙烏地之間近期的緊張關係。
據《人民日報》報導,陪同習近平出訪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等。大陸媒體報導,五天三國四城的行程,習近平的日程表排滿三十多場雙邊和多邊活動。習近平將分別與中東三國領導人會談,謀畫雙邊關係未來發展藍圖,見證經貿、能源、科技及金融等多個領域合作協議的簽署。
習近平對伊朗的國是訪問,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十四年再次訪伊,他也成為國際解除對德黑蘭的制裁後首位訪問伊朗的外國領袖。外界關注,雙方是否會在金融合作方面簽署本幣互換協議。
沙烏地早前因伊朗處決一名什葉派教士,宣布與伊朗斷交,區內多個什葉派國家相繼響應沙烏地,引發中東地區的外交風波。外界預期,一直與伊朗和沙烏地保持友好關係的中國,有可能扮演調停者角色。有分析認為,由於伊朗和沙烏地都是中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兩國出現衝突對中國以至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同時,兩國亦希望透過增進與中國的關係來制衡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