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大敗原因,除了馬總統及執政團隊八年盡失民心,國民黨在選舉中犯下一連串錯誤,包括:朱立倫遲不表態、中途換柱風波、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軍宅風波、立委不分區名單不符期望、黨產為人所詬病、無法掌握民意、周子瑜事件的反映軟弱等。
國民黨一向自認經濟、兩岸是其強項,但馬總統八年主政,經濟衰退、失業率升高、貧富差距擴大、物價高漲、薪資偏低,許多經濟政策,因為官員一意孤行,不懂與外界溝通,拖住施政步伐,一事無成。
例如自由經濟示範區設置議而不決,中國大陸上海自由貿易區早在二○一三年九月掛牌。貨貿談判中,有關中國大陸八百三十項農產品解禁爭議,早應採有原則部分開放,卻宣稱在任內絕不開放中國大陸八百三十項農產品進口,自綁手腳,自廢武功,讓兩岸貨貿談判空轉,無法達陣。
馬政府雖然在兩岸交流、觀光、貿易有所進展,但所創造的兩岸紅利,被批評為少數財團、官二代、買辦所壟斷,一般民眾並未享受到好處,反遭來過度傾中的質疑,執政者未能檢討改進,始終自我感覺良好。
新政府在兩岸、經貿、內政、國防、外交等挑戰,迎面而來,沒有模糊空間,特別是南部農業縣市,對民進黨的大力支持,新執政團隊應信守照顧豬農權益,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承諾。
如何組成最佳陣容的團隊,像衛星導航般引導人民,而不是讓民粹牽著鼻子走,將關係到新政府施政效能,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總統大選落幕,挑戰才要開始。
李武忠(台中市/農經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