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孩子們在校園裡慶生,似乎只剩三寶:奶油、水球、刮鬍泡;即使寒流來襲,也樂此不疲。
室外不到攝氏十五度低溫,歡慶十八歲的女學生全身濕透,一群男學生似乎不夠盡興,拉著水管、提著水桶追著她跑。飄逸的秀髮,沾滿了奶油、噴霧彩帶與刮鬍泡,看不到歡欣喜悅,只剩閃躲尖叫。
學校不鼓勵這種既浪費資源,又破壞環境的慶生方式。活動結束牆壁、草皮與樹幹半還殘留氣球碎片、刮鬍泡與彩帶。
「難道你們送給壽星的生日賀禮,是感冒發燒嗎?」我出聲喝止這些毫無節制向女生潑水的學生。
潑水、噴刮鬍泡,千篇一律的慶生戲碼,看不到年輕人引以為傲的創意。這麼重要的十八歲,難道不是應該接受眾人的祝福,滿懷希望與感恩地許下最珍貴的願望嗎?
很慶幸我十八歲那年,吃到生平第一塊生日蛋糕,在男校求學,彼此情同兄弟。愛好音樂的夥伴,送我一套「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的精選輯錄音帶。如今,錄音機隨著潮流淘汰,錄音帶卻一直珍藏著;如同醇厚的友情日久彌新,十八歲的青春里程碑,刻畫永恆溫馨的記憶。
放學前,辦公桌上多了一塊生日蛋糕,壽星吹乾了頭髮,換上乾爽的衣物要我放心。年輕人活潑好動、放任玩鬧是常有的事;然而,適時地輕踩煞車,避免過當引發悲劇,卻是師長不容迴避的責任,正如同《麥田捕手》站在無垠的麥田懸崖邊守望。
韓世偉(台南市/北門農工主任教官)